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親往迎之 (第1/3頁)

加入書籤

曹軍一眾名將之中,樂進如狐,狡而多變;夏侯淵似豹,奔襲如風;夏侯惇如蛇,靈動狠辣;曹仁似虎,勇猛果敢!而要形容軍中重將青州營統領于禁於文則的話,劉毅第一個聯想到的便是虞山林中的那隻大老黑,其勢厚重,出則有力,看似笨重,實則大巧若拙!三國志中五子並列,于禁列在首位,其名尚在張遼徐晃張合等人之上,便足見其能,須知在漢末之時可是沒有排名不分先後這句話的,比方說關張馬黃趙傳,不管蜀漢有無五虎之說關羽的地位功績無疑居首!

當年曹軍進取徐州便是于禁單獨統領大軍,佔得劉玄德三郡之地,冀州大戰又是此人領軍前來,以步步穩進之厚勢逼迫甘寧龐統亦不得不採取固守之勢對之;這青州之處曹操不託他人而獨託于禁,蓋因其有將才也!或許其在陣上之勇決不如樂進,奔襲之處稍遜夏侯淵,鬥將之勇亦難如夏侯兄弟更不比虎痴惡來,可無疑在曹營諸將之中於禁就是最為均衡之人,優點明顯缺點極少,乃是極為值得重視的對手。另一個時空之中他的悲劇在於遇見了更為卓越的關羽,又因節操之處而遭人詬病,不過單論統兵之能他便是劉毅最為看重的敵將之一。

與曹仁一般,于禁亦在隨時關注著樂平戰局的進展,樂文謙城破被俘的訊息傳來之時他也和曹操等人一般有著震驚之意,雖說與樂進談不上太多的私交,可對其用兵之能與陳留營之強悍卻是心中深知,三萬人馬,囤積的糧草足夠四月之用,加之樂平還是兗州有數的堅城,二十二日,算上燕軍的停攻的時日還不到十日竟然落得如此結局怎能不令人心寒與對方強大的攻堅能力?便是換了他又能多支撐幾日?

遼東軍在攻擊樂平的同時北平疾風二軍亦在用東平魯國為他們的攻城戰術進行著實戰演練,雖說兩軍的器械營沒有朱雀營那般強大的火力,太史慈與高覽也不可能將步炮協同的精髓盡數展現在曹軍面前,可以于禁身經百戰的眼光還是多多少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就眼下情勢?情勢而言,燕軍的這種訓練有素的戰術對於守軍而言是近乎無解的,想來樂進的陳留營便是敗在這種新穎的戰法之下。想要破之就必須求變,如何變之,于禁苦思得出的結論可說與曹子廉並無二致!

曹仁決定棄守東平的心思在第一時間就透過曹軍的暗箭及時通傳了于禁,在這一點的把控上他們佔有時間的富餘是要超過太史慈與高覽的,于禁對於曹仁大軍到來魯國的時間判斷的極為精準,亦是主力盡出對疾風軍形成了牽制之勢,倘若說東平樂平二處燕軍與曹軍的兵力對比都要處在上風的話,魯國這一出的優勢卻不在疾風軍一方,高覽的任務更多在於監視於禁青州營的動向等待三軍合力再以攻之。

事起突然,青州營的戰力又並不在疾風軍之下,曹仁來的如此只快便是高覽全力盡出亦無法阻止曹軍的會師,野戰之中燕軍器械營的力量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于禁卻可憑藉堅城之力對疾風北平二軍做出種種打擊,數番權衡之下高覽與太史慈二將還是放棄了在魯國城下與對方決一生死的打算,這絕不是二將畏戰,而是在戰局已然佔據了主動之後的一種穩妥!大兵團交戰燕王向來提倡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眼下便算兩軍合力也很難有將經過合流的曹仁于禁所部一口吃下的實力,須得等到高順的遼東軍與李鐵牛朱雀營前來優勢才會更為明顯。

青州營坐守城池,曹仁所部與城外立寨與魯國成犄角之勢便是兩員大將商議之後得出的最佳應對方法,至少城外曹軍可以隨時集結髮動攻擊,令得燕軍器械不能全力以赴用之於攻堅,二者相輔相成配合緊密比之單單一軍坐守孤城更要堅固十分!可說在當前的戰局之下曹仁與于禁的這番應對還是極為迅速有效的,至少在面對燕軍精良器械與以此為憑而行的新穎戰法之時他們還能做出最為頑強的抵抗!

戰局出現這樣的變化如何應對又成了擺在劉毅面前的難題,敵軍是絕不會甘於束手待斃的,于禁曹仁一內一外利用魯國地形所擺出的陣勢已然將地利運用到了極致!朱雀營畢竟還不是後世的炮兵可以在數里甚至數十里之外對敵軍進行遠端打擊,他們必須要在距敵三百步左右的距離建立穩固陣地方可發揮出巨大的威力,而於文則曹子廉正是看清了這一點而大作文章,攻城之時由於對方城門狹小部隊難以集合出擊或是便使如此也會給燕軍留下足夠的準備時間,但被其形成掎角之勢後就沒有這麼簡單了。高覽太史慈心中都是深知想要破敵兩軍聯手之勢就必要各個擊破,問題在於如此行之也並非那般簡單。

此時重騎營帥帳之中劉毅亦在對戰場新出現的軍情進行全盤考量,倘若在遼東軍拿下樂平之前于禁曹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