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七十一章 先聲奪人 (第1/4頁)

加入書籤

(這兩天在醫院的確很忙,每天要到晚上八點才能碼字,且隨時還會中斷,小諸葛實在無顏對書友們要求什麼,可兄弟們的支援真的讓我心中感動,這絕非矯情,r兄一天就是二十幾張月票,魔方亦是極為辛苦,更有著g兄,亞歷山大兄等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出現!小諸葛與書中的劉毅同歲,也算得上有些見識,但這樣的書友還是頭回感受,真心的謝謝大家,狼三是你們共同呵護的!)

在平原之上與騎軍交戰,對步軍而言其命脈就在堅固的陣型,只要陣型不亂,他們就還有與之一戰的實力,可一旦被騎軍強大的衝擊力打亂其列陣,剩下的便是單方面的屠殺!反言之也是同一個道理,司州營面對曹軍的堂堂之陣發動衝擊,首先要做的就是設法攪亂對方的軍陣,待其陷入混亂之中再衝殺其中便是大功告成之時。

面對敵軍步軍的堅固陣勢,騎軍的應對方法亦有多種,既可正面突擊亦可四處遊擊,始終都要保持給對方的巨大壓力,等待其陣型露出破綻的一刻或是直接利用騎射之法來使得其陣產生變化,趙雲的鐵騎營中白馬營便是最善此道,人人都有著一手出色的騎射功夫!此法最先乃是漢軍學自異族,這十數年下來燕軍早已有凌駕之勢,也許單獨比較未必就能過之,但用之於戰陣之上顯然卻要更具威力!

嚴綱的白馬營屬於輕騎配備,他的作戰任務多是遊擊襲擾,講究的就是一擊不中遠揚千里,行動之時靈活多變,且還是敵軍騎兵最不願意見到的對手。而馬超的司州營則是偏向重騎的,其威力主要就會體現在衝陣之上,不過與文丑的重騎營相比司州營士卒的人馬鎧甲只是半身,前者則俱是重甲,尋常箭矢根本不起作用,乃是名副其實的鐵騎!但司州營雖說在防禦力上略遜一籌可機動耐力都要過之,無論衝陣、遊擊、長途奔襲皆可擔當,與西涼幷州二營並駕齊驅!

倘若是嚴仲甫的白馬營在此,早在敵軍發箭之前他們早就是飛矢如蝗了,此營之中士卒手上的騎弓都是經器具所特製的,利用駿馬奔跑帶起的速度其射程並不在白虎營名震天下的穿雲弓之下,且攜帶極為方便,亦算得上是燕軍器械之精的代表!司州營雖然沒有這般的騎射利器,可馬超敢於如此衝擊地方戰陣豈能沒有依仗?待到離對方軍陣百步之時衝擊之中計程車卒已經在用整齊劃一的動作取出坐騎側袋裡的新式武器,此次整軍方才裝備各騎軍營的精鐵標槍!

劉毅自起兵之時便有善用騎兵之名,精通各種此中戰法,也在不斷的實戰之中積累著經驗去加以改良與革新。不單單隻體現在軍陣與戰法之上,幽州器具所天下聞名,燕軍的精良裝備皆是處於此間,而對自己一向鍾愛的兵種,又怎能不想法設法對之進行加強?這騎軍標槍的應用可說是兩年方略的整軍之中燕軍騎兵的最大變革,劉毅用此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騎軍在面對嚴陣以待的步軍之時有著更強的破陣能力,那些精鐵打造的標槍加上士卒全力衝鋒的衝力足以擊破任何嚴密的盾陣,這已是在實戰演練之中經過無數次檢驗的事實了。

正是因為有此般利器在手,馬超才會在面對曹軍如此齊整軍容的情況下仍舊敢發起正面衝鋒,對於這種新式武器他有著充足的信心。衝在最前方的司州營士卒取槍投槍動作一氣呵成,所有人都在用全身的力氣投出手中的短槍,此物雖是威力極大可因用材精到卻是數量稀少,整個司州營三萬鐵騎這種標槍只有兩萬支,衝擊之中士卒亦只有一次機會可以用到它,怎能不全力以赴為之?他們在奔馬之上投射標槍的動作皆經過平常的千錘百煉,最佳範圍也就在五十步之間!

這些精心打造並經過多次檢驗方才用於實戰的標槍初次用於戰陣之上亦與墨方神弩一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十步的距離加上人馬的衝力與合理的動作發勁,這些標槍之上所蘊含的力道實是要勝過任何的強攻硬弩!在這般利器的打擊之下,曹軍戰陣之前的盾陣立刻便出現了縫隙,而騎術儘量的司州士卒便如見縫插針一般就著這些尚未來及的合攏的空隙之處衝殺進敵陣之中,厚背大刀揮舞起來立刻便帶起一蓬血雨,這並未曹軍準備不足,而是燕軍軍械太過出人意料!

器具所發明出了標槍這種衝陣利器,與平時的操練之中各營也都下了充足的苦工,並在實踐之中總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拋投方法然後逐漸將之總結歸納寫入燕軍操演綱要之中。方才司州營發起衝擊之時位於第一波的騎軍都是軍中精選的臀力臂力強勁且投擲之法練的爐火純青之人,他們的任務就是用此利器突破敵軍自以為穩固的防禦,而在其身後衝殺而上的同袍更多所運用的便是拋射之中的高拋了,由於出手角度的不同,短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