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醞釀科考 (第1/2頁)

加入書籤

楊銳是商盟內部交易會上最大的贏家,總計入賬(加訂單入賬)超過了1個億東海金幣,突破了以往任何一屆商盟交易會單次訂單額度。

要知道交易計量單位可是東海金幣,而並不是遊戲金幣,當前東海金幣對遊戲金幣的兌換比例達到了1比8點幾,這筆交易額已經可以估量。

這是楊銳設定商盟的勝利,也是商盟本身的勝利,不用去對比,此時三國文明區域商盟的規模和作用在遊戲世界之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商盟的勝利體現在楊銳交易額度的猛增,同時收穫了諸多訂單,也體現在其他商盟內部成員同樣獲得了不菲的交易量和訂單。

就比如作為商盟內部成員之一的張讓一方,同樣有著一些“拳頭產品”獲取到了不錯的收益以及訂單。

張讓一方與楊銳的交易額度是最大的,其中包含黑色小藥丸、玉石材料等,金額達到了數百萬東海金幣的規模。

其中黑色小藥丸一項,楊銳最終給出了大量的訂單,並且拿到了其專賣權利。

對於楊銳而言,其實並不需要專賣給其他人,只不過是要控制這種東西不落入到其他人的手中,專享黑色小藥丸這種物品的效力罷了。

而張讓一方也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其他商盟內部成員也或多或少賣出了不少的產品,只要產品有著特色,楊銳本身就是一大客戶。

眾多商盟成員合在一起,僅僅楊銳一個客戶就奉上了超過2000萬東海金幣的交易額度,所以若論交易額度的話,楊銳一方在交易會上就超過了萬東海金幣。

轟轟烈烈的商盟內部交易會經歷了整整五個遊戲日,此間帶動洛陽皇城之內貿易也是大增,特別是商盟成員門面早已經開張,每一家都紅紅火火。

楊銳激發生產和商貿的措施並不止商盟內部交易會一項,與之同時,楊銳與眾人商量,還出臺了產業作坊加工群的激勵措施。

激勵措施之中包括用工的貼補政策,以及創新的獎勵政策等幾項。

最為重要的用工替補政策,極大地加大了NPC領民和相關技術人員從事產業生產的積極性,形成了對技術人員的強大吸力。

甚至很多不是楊銳轄地之內的技術人員NPC,聞之也都組隊或者偷偷摸摸地來到楊銳轄地之內,進入到加工生產序列之中。

類似的“移民”其實早就存在,只不過本次用工補貼政策出爐之後,這種“移民”現象又形成了一次潮流。

楊銳將這種人才吸引力歸結為技術的數量聚集,而另外一項創新獎勵政策,則是真正對技術昇華的助推劑。

遊戲發展到當前,形勢已是比較清楚,技術創新這種東西存在的機率其實並不大,主要還是依靠現有技術樹之中的技能來實現。

但是不可否認,技術創新在遊戲之內也是不少存在的,雖然這些創新大多數都停留在對生產效率的提升,以及對產品質量的提升方面,而很少具備獨創發明性。

楊銳認為僅此也就夠了,他所需要的便是生產效率的提升,諸如生產線的改善和改造,需要的便是產品質量的提升,比如對產品構件的精確而產生產品本身效能昇華。

因而楊銳的創新獎勵政策涵蓋了這兩個方面,至於真正的發明創造,楊銳自然給出的獎勵更多,但是並沒有抱多大期望值。

技術移民潮流、技術提升潮流是勞動力積極性最為顯著的體現,同時也二次點燃了楊銳轄地之內的生產原動力引擎,一時之間轄地之內手工生產也是紅紅火火。

這是存留在普通生產層面的紅紅火火,當三國文明VS米國文明國戰結束以後,楊銳將人才戰略也在日程上再次凸顯。

還正在楊銳處於日夜笙歌的“清閒”之時,楊銳就令陳琳擬文上書漢室小皇帝劉協,建議其進一步進行“舉茂才”和“舉孝廉”,以發掘更多的可用之才。

結果陳琳一篇以“國之棟樑”為核心主題的倡議號召書,洋洋灑灑,文采斐然,經由小皇帝劉協批准之後,在士族階層首先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爾後便是在普通讀書階層,也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力,最為關鍵的是其中所提到的觀點——才盡其用。

這一次楊銳總結以往舉孝廉、舉茂才的經驗,在過程之中提出了自薦制度,只要認為自己夠格的人才,都可以向縣城以上領地備案,爾後進行甄別選用,而不必再去講求門第差別。

本來楊銳覺得報上來的人選再篩選一下,就可以投入使用了,但是楊銳顯然低估了這些人的熱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