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時間推進 (第1/2頁)

加入書籤

甘寧水軍從一開始就被楊銳調集到了徐州長江水域,並暗中控制著周圍一帶長江水域,在江東孫家幾路兵馬渡江之後,甘寧便全面封鎖了附近長江段。

當甘寧完成對江面的封鎖之後,整整一天時間已經過去,而此時襄水水域江東孫家水軍也與太史慈水軍以及劉琦水軍展開了激戰。

除去特殊情況之外,水戰本來也是持續時間相對較長的,更何況江東孫家大部分的家底都集中在了本次戰事之中。

此戰幾乎持續了整整一個白天時間,江東孫家水軍襲擊劉琦水軍的時候才是清晨,整個戰事結束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血流漂櫓的場景在外人看來定是極度不舒服,但是太史慈部眾對於眼前的情景已是麻木了,而且個個情緒高漲,因為經此一戰江東孫家的家底幾乎都折在了這裡。

除去戰力差別之外,太史慈水軍與江東水軍在戰船速度上倒是並沒有多少區別的,因而最終江東水軍還是逃掉了10餘艘船隻。

畢竟遊戲背景之下江面也太寬闊了一些,眾多戰船共同衝擊之下,難免會有漏網之魚出現。

江東水軍若是從一開始就抱定衝擊逃跑的主意,逃出去的船隻肯定會更多一些,但是那樣他們一上來就註定是被動挨打的。

在數量佔據不小優勢的情況下,江東水軍選擇放手一搏,最終也是食瞭如此選擇的苦果;相比之下如此戰敗比不戰而逃要更加被當事者與其主上接受一些。

當然了,這也是太史慈一方所能夠接受的結果,雖然其也同樣承受了一些損失,但是戰損比江東水軍要輕多了,而且一舉將江東水軍的底子幾乎耗光了。

至於逃脫的10餘艘孫家船隻,太史慈已經清楚甘寧水軍此時的佈置,並且將訊息也通報了過去,若是對方一直從水路返回江東,說不得會被甘寧給逮個正著。

因而太史慈在派出了受損很輕的同樣10餘艘戰艦追擊江東水軍之後,便自收拾起了襄水之上的戰場來。

“系統公告:襄陽之戰劉表於亂戰之中自縊、縱火身亡,劉琦奪取襄陽城控制權,自領荊州州牧。”

“......”

襄水水戰結束的第二天,襄陽攻防戰也最終有了結果,劉表在兩個兒子骨肉相殘之下,估計是沒有看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選擇提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雖然與劉表交情不深,但聽到訊息之後楊銳也沉默了一陣,遊戲世界諸侯一個個相繼離去了,哪一個不是曾經叱吒一方的人物呢?

系統公告中說得明白,劉表又是自縊又是縱火的,最後弄得挺悽慘的,看起來襄陽城內局勢最後已經到了完全無法控制的局面。

而兩子鬥狠的結果,劉琦雖說戰勝了劉琮,按照襄陽城內混亂的情況來看,劉琦勝得也不利落,楊銳不去聽空靈密忍報來的結果也差不多能夠推測出來,很可能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因為持續殺伐的時間有那麼長,最終城內的情況有那麼混亂,足以說明此戰的激烈和兇險程度。

最為重要的是,系統只是說劉表身亡以及劉琦自領荊州牧,並沒有提及劉琮之事。而根據城外空靈密忍報來的訊息,戰事接近尾聲之時,是有不止一隊人馬成功突圍而出的。

說不得劉琮以及像蔡瑁一樣的荊州重要人物也已經突圍而出了,若無外力的影響,荊州未來的走勢還真是不太明朗。

“系統公告:荊州州牧劉表身故,劇情推進至208年,遊戲背景不變......”

“......”

楊銳正在考慮襄陽城戰事結果及其影響,另外一則系統公告也是隨之而來,同樣連續公告了三遍。

這則系統公告的內容弄得楊銳有些懵,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現時間推進的情況了,而本次推進的時間雖然少,卻是有著別樣的意義。

為了確定自己的想法,楊銳翻看人物協定一欄,原本楊銳答應三國文明使者諸葛孔明要保大漢一甲子的年限還剩下55年,也就是說系統劇情推進,對此特定約定是有作用的。

楊銳承諾保得大漢一甲子江山,本來還過了一年都不到,但是這會兒一下向前推進了4年多,約定時間也少了4年多。

如此變化讓楊銳腦海中轟然敞亮起來,劇情推進是可以縮短約定時間的,那麼楊銳怎麼也得盡力將一甲子時間變得短一些,而且也是有跡可循的。

這是楊銳自認近一年來得到最為振奮人心的訊息了,透過劇情推進,楊銳完全可以嘗試將一甲子的承諾時間儘可能地進行縮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