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九十九章 基本控制 (第1/2頁)

加入書籤

轉眼間袁術與劉備在下相縣城的鏖戰已經進行到了第五天,袁術早已是氣急敗壞,不過卻也清楚傳國玉璽的彌霧效果就要過去,面色之上不禁時而陰戾,時而無奈。

“劉大耳果然是好算計,不曾想此次稍一疏忽,竟然使其苟延殘喘至今!”

大帳之內,袁術經歷數天猛攻卻是仍然無法奏效,面對滿帳的文武,似乎是在自言自語道。

聽到袁術如此說,滿帳文武足足十餘人,卻是沒有一人出言接話,若是放在此前的幾天,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劉備逃入到下相縣城之前,袁術部眾可謂士氣如虹,連戰連捷。

即使是下相縣城這幾日攻防,劉備部眾其實也是吃了大虧,部眾折損數量幾乎是攻城袁術的一方的兩三倍之多。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還是傳國玉璽迷霧效果的影響,同時還有楊銳激發的四足乾坤鼎也變相地幫助了袁術一方,威壓效果給劉備部眾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使其戰力產生了大幅度的下降。

不過雙重負面影響之下,劉備部眾還是硬生生守住了下相縣城,首要原因便是戰前劉備就運用掘堤引水的辦法,十分機巧地將下相縣城東、南、北三門封堵了起來。

於此同時,劉備還儘可能地將手中將領的力量利用了起來,幾乎是實行幾班倒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各個將領的潛力,也是劉備能夠頑抗袁術攻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自不必說,自從劉備承接陶謙的遺志,掌控徐州之後,此前陶謙的舊將糜竺、簡雍、陳登、陳珪、曹豹、糜芳也都被劉備繼承了過來。

這些統帥、將領在彭城之戰時還被劉備特意有所隱藏,此時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劉備自然是將其全部派上了用場。

最為重要的是,這些統帥、將領所受到受到彌霧和威壓的影響有限,劉備可以利用他們的視野、輔助絕技等。對部眾士卒進行引導和輔助,而其中一些武將的個人戰力則可以起到穩定戰局。甚至力挽狂瀾的作用。

袁術部眾洶湧之下也是屢屢攻上西城門以及附近城牆,這個時候往往都是某個武將全力爆發,甚至數名武將一同上前鎮壓,才能夠將袁術部眾壓下去,畢竟士卒方面戰力相差還是有點兒大的。

因此下相縣城之戰給袁術部眾的感覺很不舒服,明明他們一方佔據這絕大的優勢,要視野有視野,要戰力有戰力。而且由於傳國玉璽的庇護,他們還不會像劉備部眾一樣受到威壓的影響,讓人感覺病怏怏的。

然而一到了關鍵時刻,劉備部眾卻又變得非常難纏起來。

不說其各個武將都是戰力不俗,就說劉備部眾當中的異人群體,在袁術部眾眼中簡直可以稱得上無畏,關鍵時刻都是不要命地向前衝,似乎要拿身體當做城牆來用一般<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如此種種,也正導致了袁術搶攻下相縣城五日而無功,不過劉備一方也是折損無數。從彭城攻防之時開始算起,劉備部眾已經摺損了大半,超過15萬之數。這其中還不包括掛掉的玩家數量!

“主公,此時不妨暫時捨棄劉備,以全力擄取徐州土地為上,到頭來若是佔盡劉備立足之地,即使其龜縮在下相縣城也是無用。

何況徐州地域可並不只有主公與劉備兩家,青、兗兵力可還都踟躕與河北一帶,雖然吾方哨馬未能渡河帶回詳盡訊息,以青、兗部眾的動向來看,或許所圖不小……”

袁術帳中眾人皆是默默無聲。最終還是大將紀靈出言向袁術諫言道。

史實和演義當中,紀靈都是袁術集團之中為數不多有勇有謀的將領。計謀和武力值都是數得著的,在遊戲當中也是深得袁術的信賴。

不過眼下這會兒或許是因為袁術心情太差。紀靈的話才說了一半,便被袁術伸手示意打斷了。

“傳吾令下,即時起全力攻城,眾將領、士卒須全力用命,務必於今日午時之前破劉備下相縣城西門,先登之人授萬戶侯,賞金!”

袁術似乎最終還是無法憋下一口氣,最終沒有考慮紀靈的建議,悍然決定再次進行攻城。

當然了袁術也並非對形勢一無判斷,他當然很清楚傳國玉璽某些屬性已經接近時限,而之後他即使面對劉備也是再無優勢,正是因此袁術才會選擇全力一搏。

如果能夠嘗試成功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如果攻城還是失敗,袁術也已經做好了打算,在第一時間便遠遠地撤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