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勢決心 (第1/2頁)

加入書籤

聘請團隊的技術、實踐經驗和價值得以體現,對於楊銳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星靈草魔法屋歷來的操作將套現更多的利潤。

接下來雖然出貨的速度慢了一些,甚至經常性時斷時續,但是這會兒星靈草的炒作已經到了風靡的程度,可能一些資金意識到了風險,更多的資金則是蜂擁而入。

在此情形之下,米國文明區域星靈草以及魔法藥劑的價格維持著高位,基本上看不出下跌的傾向,給人的感覺是價格處於穩定向上的上升通道之中。

其實經歷了一個多遊戲月的準備,楊銳已是做好了應有的應對措施,不過米國文明區域並未發動國戰,楊銳也只能繼續等下去。

這會兒楊銳其實是希望國戰能夠早點進行,並且早點結束的,他已經意識到接下來文明區域之間的戰事肯定會越來越頻繁,並有心趁著這種趨勢尚未完全爆發之前將三國文明區域首先定下大勢。

此時楊銳第一次真正開始考慮起了三國文明區域將來實力架構的問題,起源於對文明勢力之外形態的應對,也基本上處於較為成熟的時機了。

最為簡單的一種架構自然是終於劇情的三足鼎立模式,也即楊銳佔據史實和演義之中曹操轄地以及更為廣泛的區域,剩餘兩個方向的空間也趨於一通。

吳地孫堅實力此時已經成型,只不過轄地之內還有著一些小勢力存在,而且更南之地還有著一些邊緣勢力,基本已經不足為慮。

蜀地劉璋、劉誕、張魯三方則是要麻煩一些,但是蜀地有著蜀地的特殊性,即使暫時不能成長起一個足夠強的實力,由於其地形限制,也不會形成與其他域外勢力更多的戰事和交集。

三國文明區域大概也只是還有中部劉表勢力是最不穩定因素,無論是其對外的覬覦,還是外部對荊州的覬覦,都將是大型戰事的導火索。

當然了,劉表荊州勢力本身天然存在著人性、地利方面的不足,歸根結底不足為慮,其他暫且不說,試問劉表還能夠撐得住多長時間?

至於曹操、袁紹、西北大小諸侯等其他邊緣諸侯勢力,這會兒已經沒有了重新生根、葳蕤的土壤,大背景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曹袁兩大勢力重新崛起的可能性很小。

楊銳倒是有些擔心劉備幾兄弟,按照時間節點的話,荊州、屬地的劇情已經快要在史實和演義之中出現,只是遊戲大背景發生很大變化的情況下,這種劇情發生的機率應該也不是太大才是。

除去三足鼎立的簡單模式之外,便是一統三國文明區域的複雜模式,這種模式的難度肯定是直線上升的。

不可否認,楊銳已經成為了三國文明區域最為強盛的一方勢力,此時坐擁青州、兗州、徐州、冀州、幽州之地,同時還有海外的蝦夷島和夷州島,疆域和實力都是無人能比。

以糧食種植業、作坊式加工業為支撐的產業也十分紮實,絕非其他勢力以及其他文明區域所能夠輕易比擬的;以米-金為基礎的貨幣制度、商盟為基礎的商業制度也是此時遊戲之中最為成功的。

硬實力方面,楊銳手中其餘超過千萬部眾暫且不提,僅僅本次在原力大潮之中提升起來的精英部眾,就已經將其他勢力部眾甩開了幾條街。

其餘諸如將領、水軍之類,也同樣已經積攢了不小的優勢,早已經不是當初捉襟見肘的時候了。

本來楊銳部眾的實力就處於第一集團領軍地位,其中六七百萬部眾再次提升之後,已經拉開了其他實力部眾士卒兩到三個階位甚至更多,單純比拼部眾的情況下,楊銳實力可以獨步天下。

可以說在各個方面,楊銳已經比之三國文明區域其他勢力取得了巨大的優勢,然而即使在這種情形之下,楊銳想要一統三國文明區域,也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而楊銳更加傾向於第一種解決方式,如此還順應了三國文明區域發展的基本形態,同時也為應對外部戰事提供了足夠的準備時間。

楊銳感覺文明區域之間戰事會面臨逐步頻繁,首先便是國戰形態的推進,持續多發已經趨於成熟。

此時三國文明區域VS米國文明區域的國戰已是第二次,此前便有一次三國文明區域VS倭國文明區域國戰,接下來其他文明區域之間的國戰也必將發生。

要知道翹首等待國戰的文明區域可不在少數,好戰的種族也不在少數,系統不可能給三國、倭國、米國開放了文明國戰,而不給其他文明開放。

同時,國戰級別戰事之外的小型摩擦應該也不會少,楊銳可是親眼見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