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穩操勝券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但也僅僅是區域性被動而已,既然在盧奴郡城西城門處楊銳部眾挖出了袁紹地道,那麼自然也就能夠想到其他城門處也可能存在地道。

而且後面楊銳也曾探查過其他幾個城門處袁紹部眾的情形,發現各處城門的袁紹營帳都跟西城門內部佈置相似,也是連線著民居的,即使無法準確判定那便是地道出口,楊銳也大致有個判斷了。

袁紹部眾自東城門和南城門方向地道發起攻擊,饒是楊銳部眾提前便做了預防,卻仍舊無法破除其突然性,因為根本無法確定袁紹部眾會將突襲的地道口開在具體哪一個位置。

楊銳部眾被陷於區域性被動便是這個原因引起的,當面對突然從地底出現的袁紹部眾之時,附近楊銳部眾士卒在早有準備的情況下,也難免出現了好一陣混亂。

這倒還不至於影響最終的結果。

從盧奴郡城東城門方向地道衝出了大約餘名袁紹部眾士卒,從南城門方向地道衝出了大約餘名袁紹部眾,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動,而僅僅經過小半個時辰的戰鬥之後,兩路袁紹部眾偷襲兵馬就被相繼壓縮了回去。

並不是袁紹並不想投入更多的部眾士卒用於偷襲,然而前面衝出的部眾卻是未能夠完全立足下來,為後面部眾提供出足夠的空間來。

就比如從東城門方向地道進行偷襲的袁紹部眾,餘名士卒是前前後後總計衝出地道的數目,第一時間衝出來的只有兩三千人而已,饒是袁紹部眾兇猛異常,爭取到的立足空間最大時也不過方圓兩三百米而已。

這也是突襲剛剛開始不久時袁紹部眾所控制的巔峰,接下來楊銳部眾穩住陣腳,袁紹部眾的立足空間就逐漸縮小了,同時更是衝著死著,外部有生力量最多時也沒有能夠超過5000之數。

南城門方向也是類似的情況,甚至處境還要更差一些,只因為這個方向集中了10餘架衝車,幾乎是在袁紹部眾發起偷襲的第一時間便發現了目標,並完全能夠投入壓制,如此一來南城門方向袁紹部眾的作為也就更小。

兩處城門的地道偷襲只是一個插曲,當第二天日上三竿之時,盧奴郡城之內袁紹部眾士卒看清楚周圍的情形,特別是西城門方向的情形之後,戰事的激烈程度猛然下降了不少。

此時西城門附近的戰鬥痕跡十分驚人,城門樓兩側的牆體之上早就出現了兩處厚實的屍體隔離帶,完全將兩邊城牆給阻斷了,戰事已經基本停歇了下來,只有時不時出現一片箭矢壓制而已。

西城門內千機玄甲營的周圍也出現了一處環形的屍體牆,大多是由袁紹部眾士卒屍體堆積而成,其中也混雜了不少楊銳部眾近戰士卒的屍體。

這邊的戰事雖然一直未曾停歇過,但是屍體牆也起到了不小的緩衝作用。

對於袁紹部眾一方而言,要繼續進行攻擊,則需要翻越屍體牆,是一種阻隔也是一種蓄勢,衝上屍體牆也費一番力氣,但是一旦從屍體牆上借勢衝下來,攻擊也將更加彪悍。

而對於楊銳部眾一方而言,屍體牆同樣有利有弊,是阻擊放箭的壁壘,同時也使得千機玄甲營陣地陷入到了低窪之處。

或者是經過一夜的戰鬥士卒們已經疲敝了,也或者是戰鬥之中折損計程車卒數量過於龐大,抑或者袁紹部眾看清楚實際情況之後受到震撼,反正天色大量之後袁紹部眾進攻的節奏明顯緩了緩,作為防守一方的楊銳能夠明確感覺得到。

這一緩下來就出現了狀況,袁紹部眾士卒明顯出現了懈怠,此前計程車氣爆棚也已經不復存在,士氣迅速跌落之後,反而不如最初袁紹部眾未被偷襲守城之時了。

就猶如此前連夜進攻就是袁紹最終的搏命一擊一般,耗盡了其部眾士卒幾乎所有的信心和士氣,也更像放過大招的老怪進入到了虛弱期,比之平常狀態還猶有不如。

袁紹部眾開始推推搡搡,有意延遲著進攻的節奏,害怕上前白白送死,因而西城門附近戰事形勢再變,或者是袁紹一方也覺察到了這種變化,未過多久袁紹部眾便完全停下了進攻。

面對這樣的情況,楊銳仍舊沒有輕舉妄動。

一方面己方部眾也是忙碌了一整夜,雖然過程中間多有輪替,交換休息,甚至與城外部眾進行輪換,也仍舊避免不了大軍都是一夜未曾休息的現狀。

另外一方面,楊銳倒並不是像此前一般沒有必勝的把握,此時若是全面攻擊城內袁紹部眾,可以說楊銳已經穩操勝券,只不過獲取勝利的方式還有區別,至少楊銳需要在考慮時效的同時,考慮一下代價。

在袁紹部眾最終得到命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