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遍訪王侯 (第1/2頁)

加入書籤

也對於舉茂才一事,楊銳也早已經做了打算,不是要是王公、將軍、光祿、司隸以及各州州牧、刺史來進行舉薦麼?楊銳本次搶回來的文武官員100餘人,其中雖然幾乎沒有幾個歷史名將/歷史名士級別,這些人都已經被曹操擄走,但是夠得上舉茂才資格的應該還有一些的。

楊銳所略有耳聞的就有華歆、劉廙、陳矯、桓階等一班文武官僚,約莫得超過10餘人,這些人當中或者有歷史名將/歷史名士層次的人物,但是曹操都無法帶走的,楊銳自忖也難以收為己用。

但是以楊銳將他們費力搶回來這件事情為引子,再加上楊銳對洛陽皇城的實際控制,想必讓他們出面推舉一些人才出來,完成舉茂才一事還是不難的。

最多就以劉協的名義強封一些將軍、光祿、司隸層次的朝臣出來,專門完成舉茂才環節便是了,唯獨受點兒影響的便是新封之人人脈未必廣泛,恐怕難以真正推舉出幾個有成色的歷史名將/歷史名士出來。

其實楊銳也產生過將劉協一般朝臣啟用起來的想法,讓他們管理一下司隸州楊銳新得的轄地之類,其中僅兵權由楊銳之人掌管,但是最終楊銳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朝臣就是朝臣,就像現實世界辦公室情結一般,總喜歡搞出一點事情來,楊銳衡量之後覺得,即使無法將新得轄地管理好,也不能弄出亂子來,因而最終也就放棄了啟用朝臣的想法。

要知道這些朝臣當中的大多數,可都是史實和演義當中幫助曹丕進行逼宮的一班子人員,還有什麼樣的事情他們是幹不出來的,楊銳對他們的人品很是放不下心來。

根據史實的記載,當曹丕謀求逼宮之事的時候,劉協的滿朝文武都沒有一個人出來反對,只有執掌傳國玉璽的符寶郎官挺身而出,大罵曹丕不義,終究也被斬殺。

有句“奸宄專權漢室亡,詐稱禪位效虞唐,滿朝百辟皆尊魏,僅見忠臣符寶郎”的記載,就是專門描述這件事情的。

當然了,史實和演義當中出面反對的還有曹丕的親妹妹——曹節曹皇后,也就是現在楊銳的家室——東海王攬月王妃,也是痛罵並詛咒過曹丕的,不過以現在遊戲的發展情況,那一幕是無法再出現了。

朝臣既然無法得用,楊銳便將主意打在了舉茂才環節所推舉出來的人選上,這些人名義上是為漢室所用,只要楊銳一開始就出面安排得當,並且儘量分散安插,想來時間一長他們也該會漸漸地歸附楊銳。

相比之下,楊銳對舉孝廉的成效並沒有抱多大希望,雖然舉孝廉所得人才數量要比舉茂才多得多,但是其中人才的成色就很難有保障了。

如果說在舉茂才環節楊銳的期望值是兩三名歷史名將/歷史名士,那麼在舉孝廉環節楊銳基本沒有抱多少希望,像上次劉巴那種情況,完全就是小機率事件,通常指望不上。

與劉協會面結束,楊銳已是與其商定好舉孝廉、舉茂才的具體事宜,並使其再擬了兩份聖旨,隨身攜帶了出來,接下來楊銳便是要立即著手舉孝廉、舉茂才的實施。

首先楊銳便利用在洛陽皇城的時間,開始走訪那些被他搶回來的文武官員。

伐曹之戰基本達成目的之後,楊銳傳令河南尹境內的部眾休整10個遊戲日,一方面是為了謀定接下來要討伐的目標,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舉孝廉、舉茂才的事情。

“東海王的意思是......?”

“子魚司空大人,汝且觀一下官家這兩道聖旨......”

華歆府上書房之內,楊銳正與其進行著交談,這也是楊銳拜訪文武高官的第一站,交談之間楊銳說及了舉茂才的事情,並將聖旨遞給了華歆。

“這......乃陛下聖旨?!”

說話之間華歆就要跪下來接旨,因為已經看出楊銳所拿為劉協的聖旨,然而卻是被楊銳給阻止了下來。

“並非正式旨意,汝且一觀便是。”

此前楊銳就已經意識到,拿著聖旨給文武百官看必然有著各種不便,因而楊銳並沒有讓小皇帝劉協加蓋玉璽印章。雖然加蓋了也是假冒的,但是加蓋過玉璽印章之後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建安六年二月六日,大漢獻皇帝一曰策書。?

?今權臣已驅離,大漢社稷危危將傾,天下州郡百廢待興,經由東海王烈陽拳拳之心提點,朕欲重啟舉茂才之盛舉,廣納天下英武博學之輩為吾漢室所用......

本次舉茂才之事交由東海王烈陽全權操辦,即日起著手實施,並不限定推舉期限,文武群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