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守與不守 (第1/2頁)

加入書籤

“稟告主公,嘉亦正自考量如何最大限度打擊曹操,抑或能夠擊殺、生擒曹操為上。思來想去,此時唯有兩種可能與結局。

一者,主公責令兵馬全力乘勝追擊,當可擴大戰果,獲取大勝。

而且吾觀曹操亦將分派兵馬配合主公大勝也說不準。

二者,主公可略施計策,把控全域性,出奇制勝之下,或許可威脅到曹操性命。”

見到楊銳相問,郭嘉稍稍停頓之後說道,顯然其在此前已經有所考慮,並且還有了較為成熟的計策。

一聽之下,楊銳頓時知道郭嘉當有成竹在胸,心下頓時大定。

冀州之地蒼莽,此時又正值冬季,曹操部眾四處奔逃之下,楊銳想要有所戰績不難,只不過直接威脅曹操卻並不容易。

而郭嘉所言卻無疑讓楊銳看到了不小的希望,讓楊銳感覺徹底解決曹操的機率大增。

“奉孝以為當如何施計?全力追擊暫且不說,出奇制勝又當怎樣?”

因而郭嘉剛剛說完,楊銳就忍不住向他問道。

“稟告主公,曹操此番逃往西南方向而去,前路無非是河內郡、幷州之地;而曹操之基業則全部在河南司隸州之地,吾可料定曹操必然不會輕易放棄其經營日久之基業。

因而可無視曹操所逃亡之方向,一切以曹操試圖返回河南司隸州之地為出發點,於可能之地佈置伏兵,當可一舉擊殺或者擒獲曹操。

不過曹操歸途可料,伏兵卻是難以佈置,只因為天高地袤,通往洛陽之路有千條萬條,加之黃河冰封日久,處處可供曹操過河之用,更是徒增無數種可能,實難預料曹操之歸路也。”

郭嘉再次稍稍停頓,斟酌著說出了一番話來,將曹操可能的去向分析了個透徹。

其實楊銳也已經隱隱想到了曹操還是要回歸洛陽皇城的,然而正如郭嘉所分析的那般,在放大了100倍的地圖之下,能夠供曹操選擇迂迴的路線著實是太多了,根本難以確定出其行走的路線,也就根本難以實施對曹操的狙擊。

郭嘉也同樣這麼分析,不過從此前的話語之中,楊銳已經明顯感覺到郭嘉應該有著更為成熟的打算才是。

“主公,此時想要擒拿或者擊殺曹操雖然諸般不利,但是主公卻有著非同凡響之偵查、探察手段,僅僅是飛行寵物便可以將曹操大股勢力去向掌控清楚,何況還有著空靈秘忍此種手段。

此時主公便可令御宿堪兵衛動員司隸州北部包括河內郡在內的所有空靈秘忍,令其分散開來。時時注意各方向大股兵馬的動向,說不得有發現曹操之機率。

而主公則佈置重兵在黃河冰封一線,隨時等候各方所傳來的訊息,以便伺機而動進行出戰。

一旦曹操現身出來,以吾方兵馬部眾的實力,便可使其淪為案板上的魚肉,任由吾方進行宰割,屆時主公藉機徹底消除曹操威脅亦非不可能......”

郭嘉將自己所想如實地說了出來,讓楊銳的思路瞬間通透起來。

雖然郭嘉所說的細節並非多難想到的事情,只不過當身處環境其中的時候,就很容易被眼前的局面所影響,從而把握不住重點。

就比如楊銳也想到了曹操可能會最終返回洛陽皇城,然而卻是將尾隨追擊最為了當前最為主要的攻擊方式,一心向著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並沒有實際去考慮更為長遠的伏兵之類。

“眼前曹操殘部不可不追,依照奉孝之見,當派哪些部眾兵力前往設伏?又將令哪些部眾兵力繼續追擊曹操合宜?”

楊銳點頭的同時,向郭嘉繼續問道。

“稟告主公,依嘉之見,吾等追兵不應再行分散實力前往設伏,否則可能反而中了曹操誘使分兵之計,使得主公之尾隨追兵部眾處於被動之中。

那般情形之下,即使吾等仍舊能夠維持勝局,追殺之效果亦不會如何出色,甚至多有損傷亦說不定。

依照嘉之見解,主公當排程虎牢關方向部眾守卒前往冰封黃河隔斷進行設伏,而吾等自應該全力進攻曹操之潰逃部眾,使其儘快暴露下來......”

覺察到楊銳這位自家主公並沒有完全明白其意圖,於是繼續出言做了說明。

“奉孝所言是......將虎牢關守軍黃忠所統帥部眾派往進行伏兵?”

到得此時,楊銳再沒有任何疑惑,已是明悟到了郭嘉想要表達立場。

“然也,當可派黃忠等將領統帥虎牢關守軍前往各處設伏。”

郭嘉言辭之間十分堅定地說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