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造霹靂車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允統領劉表一路兵馬,其實是在袁紹等幾路統帥共同商議過後,準備充當誘餌的,只可惜楊銳較為客觀地預估了一下此時出擊的獲勝機率,並沒有咬這個餌而已。

這一計策是曹操所提,經過袁紹首肯的,只因為當前他們面臨最為難啃的骨頭,便是楊銳所臨時鑄造起來的冰沙長城,也是楊銳最大的地利優勢。

而楊銳也同樣認識到了冰沙長城的重要作用,即使當前出戰會佔據很大計程車氣優勢,同時也失去了地利先天優勢,何況一旦出擊還面臨著一些變數。

實際上若是楊銳真得統帥部眾前出冰沙長城作戰,的確是會面臨一個變數,便是曹操部將之中有人擁有臨時提升士氣的方法,意味著楊銳部眾此前所建立計程車氣優勢將當然無存。

其實很重要的一點是,

楊銳很是看重部眾士卒的性命,即使追出去能夠取得大勝,也是少不了會付出一定的折損,所謂窮寇莫追便是如此,也是楊銳面臨戰機而未進行追擊的原因。

卻說曹操最後的計策失敗,袁紹會盟方單挑逼迫楊銳的計劃失敗,同時還將劉表方統帥――蔡瑁賠了進去,導致士氣再一次嚴重受挫。

最為重要的是,不止一方諸侯的後方都有著很大的麻煩。

河內太守(偽)陳宮此時是最為撓頭的,趁著黃河冰封,而且河內兵力又多被排程參與獲嘉會盟的時機,玩家群體大量渡河,幾乎以十倍甚至數十倍於河內守軍的部眾數量,到處攻城略地。

袁紹的後方也不安寧,方蘭已是將渤海國西北部冀州區域攪和得一團糟,袁紹領地被迫使用免戰令牌的城池數量已經超過了10餘座,仍舊有不少地方繼續遭受著方蘭的襲擾。

劉表勢力也同樣受到了牽連,太史慈統帥長江水軍,一連襲擾了自夏口往上游而去的數處船塢,擊沉、擊傷劉表水軍船隻數百艘,幾乎如入無人之地,呈現出不可阻擋之勢。

其實在東吳水軍發展起來之前,劉表的水軍是完全可以縱橫長江流域而沒有敵手的,然而卻是來了楊銳這麼一支北方的水軍,雙方的船隻裝備、器械裝備差距也直接導致了劉表水軍幾無抗衡之力。

至於曹操、韓遂、張繡三方,若是長期離開領地範圍,也將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這些問題都已經在滋生當中了。

獲嘉會盟各方諸侯當中,恐怕也只有劉備此時已經毫無後顧之憂,只因為其根據地和大後方都已經失去,倒是流落到哪裡都差距不大了。

如此情形之下,從黃河冰面之上退下來的袁紹同盟方部眾營地之內一片悲觀蔓延的情緒,而袁紹再次召集起來的各方統帥也是紛紛沉默,一時想不出太好的破敵之策來。

甚至韓遂都已經通令部眾士卒做好退兵準備,開始收拾營帳、行李等物品,準備就此離開獲嘉會盟的陣營了。

如此情形自然也瞞不過會盟各方的眼界,很快便也傳到了袁紹、曹操等人的耳朵支中,使得其能夠及時有所覺察。

“諸位此時領地雖亂,

但是一旦擊敗坐擁三州之地的東海王烈陽,又何愁沒有吾等諸位的立足之地?

而此時急於返回也是無用,烈陽所使的手段此時都已經達成目的,恐怕烈陽便是要藉助如此手段來用計策,使得諸位無心在此處鏖戰,汝等一返便會讓烈陽真得得逞也說不定。”

曹操見眾人情緒都是不高,再次首先出言道。

“那以孟德之見,可還有何破敵良策?”

有人就不高興地問了,前幾次都是他曹操提出的建議,要大家如何如何的,結果連續幾次都是以失敗告終。

當初火攻是如此,後來兵分兩路偷襲也是如此,一直到剛剛的陣前單挑,還是以失敗告終,有人質疑曹操也是正常。

“烈陽兵強馬壯,吾等數路兵馬合一,尚且未必可及其自身兵力,且烈陽詭計多端,各種小手段不能以常理論之,吾等有此幾敗倒也實屬正常。

兵法有云,勝敗乃兵家常事,唯勝不驕縱,敗不氣餒,方可成就最終長勝,僅此一點吾等便不若烈陽也。

想那烈陽無非一異人,最初不過一村、一鎮、一縣之官職而已,此時能夠成就如此大業,無他,依靠其韌性而已。

話說回來,諸位何須如此惆悵,吾帳下有一能人,姓劉名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乃大漢光武皇帝之子阜陵王劉延後人。

此人極其善於器械建造,近來又掌握一種強力攻城器械建造技藝,喚作――霹靂車,今日一早便曾告知予吾,言之若是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