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又出問題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通天之塔通往異域空間的大門已然開啟了一絲縫隙,也折射出了一絲瑰麗,只不過楊銳認定正常遊戲介面事宜同樣不能荒廢,也唯有如此才可能有立足的基礎。 .最快

因而楊銳的急迫並非是要馬馬虎虎、應付了事,而是要切實推進遊戲層面的程序,同時還要將正常遊戲介面當中的實力基礎打牢。

楊銳返回三國文明區域,雖然由於文明使者的身份他還擁有著一次衝擊通天之塔的機會,但是由於各個裝備的附帶屬性都在冷卻之中,暫時也不可能衝到太高。

於是楊銳將主要的精力再次投入到了夷洲開發、對倭通商以及在整個三國文明區域的佈局上,尤其此時楊銳的勢力已經拓展到長江流域,水軍建設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此時楊銳所擁有甘寧、太史慈、方蘭三支水軍,每一支水軍艦隻規模和數量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樓船的數量全部超過了100艘,而且半數以上都是經由加裝過墨家器械的全副武裝樓船。

僅僅樓船數量一項,就比之此前增加了一倍左右,而且剩餘未加裝墨家器械的樓船也在進一步加裝當中,一旦形成戰鬥力,總計300餘艘樓船將成為楊銳水軍當中的超強戰力。

只不過這樣的數量要實現對大江大河的封鎖,還是遠遠不夠的,即使加上其餘艨艟、鬥艦以及各類小型戰船之類,甘寧、太史慈、方蘭三支水軍每一支都有超過七八百艘船隻,使用起來也仍舊有些捉襟見肘。

尤其是黃河流域和淮河、長江流域,楊銳水軍的規模和數量其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尤其是淮河、長江流域,是楊銳當初三道防禦圈設想的最外層,水域十分廣闊,需要的水軍力量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遊戲當中的長江、淮水是一體的,淮水經由洪澤湖、白馬湖,在廣陵郡西南部也最終匯入到了長江之中。

反過來,透過淮水同樣可以溯流而上,經由白馬湖、洪澤湖,到達壽春城甚至更深遠一些的豫州範圍之內,因而長江和淮水之上需要投入的水軍力量就要遠遠大於他處。

楊銳甚至考慮過建立第四支水軍力量,專門負責淮水水域的攻防,畢竟此時方蘭一支水軍力量主要負責泗水-汶水-大野澤一直到入海一帶的水域,而且方蘭本身也是海里討生活的。

只不過此時楊銳手頭並沒有非常合適的水上將領或統帥,同時各類船隻也是緊著已經存在的三支水軍建造的,因而楊銳繼續建立水軍的想法還得暫時拖上一拖。

目前的重中之重還是加強太史慈長江流域水軍的建設,因為太史慈水軍現階段還承擔著在徐州和夷洲之間轉運人員和物資的重任。

近20個遊戲日的時間用來衝塔,楊銳瞭解轄地之內並無異常情況之後,便在第一時間前往了夷洲,檢視整個夷洲的開發情況。

即使楊銳離開了一段時間,從徐州向夷洲轉運領民np事宜也沒有停止下來,期間太史慈再次派船隊送了兩個波次的np領民過去,使得總計遷徙前往夷洲的np領民數量超過了200萬名之數。

而且後續袁術還再次派人前來與太史慈接洽,聲言要繼續兌換100萬名np領民給楊銳,只等楊銳迴歸之後拍板便可繼續轉移領民前往夷洲。

對此楊銳當然沒有什麼不同意的,遊戲內np的數量巨大,袁術能夠多拿出一部分np領民來,也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他最近最需要的是各類物資供給,對於換出領民沒什麼好心疼的。

此時需要提及一下袁術與劉備之間的對峙,僅僅過去兩三個遊戲月的時間之後,劉備以愛民如子的口碑和熱情,竟然在廬江郡舒縣縣城附近站住了腳,並深受周圍np領民的推崇。

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與袁術此前對民的態度有著很大的關係,等到劉備到來之後,np領民很快發現了兩人的差距,自然對於劉備更加愛戴不少。

劉備紮下了一些根基,特別是在賺下舒縣縣城之後,更是在附近悉心經營,竟然數次抵禦住了袁術大軍的進攻,而且還是在袁術與其他諸侯罷戰,以主要精力對付劉備的情況下。

對於袁術與劉備的焦灼,楊銳早就有心理準備,此時楊銳並不準備過多摻和二者之間的事情,若是楊銳此時出手,最大的可能性便是劉備再次撒腿就跑。

楊銳其實也有些顧慮劉備會像史實當中一般,直接跑到荊州劉表那裡,最終繼承了劉表荊州的地盤,並且威脅到更遠的地域。

要知道更遠處的益州地域,可是有著楊銳所培植起來的劉誕勢力這張牌,以劉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