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新野阻擊 (第1/2頁)

加入書籤

楊銳自夷洲返回之前,自然是留下了一小部分野生甘蔗母本給大島中部、西部101處村落,令其選擇合適地域進行野生甘蔗的種植。

此後楊銳返回途中首先路過徐州廣陵郡,考慮到野生甘蔗的生長條件,順手也將所獲剩餘的野生甘蔗母本順手交給了廣陵郡城的韓馥、甘寧,略作交代之後使其優先在該地試種。

眼下楊銳的轄地雖是不小,夷洲大島中部、西部自然是種植野生甘蔗的最佳地點,除此之外便要數徐州廣陵郡陽光和降水最為豐富了,應該是種植野生甘蔗的最適合地點。

野生甘蔗受到野人部落的青睞,本身也可以算作是一種特產經濟作物了,楊銳預期野生甘蔗的經濟效益應該並不比當初的甘薯差才是。

因而從一開始楊銳便十分重視野生甘蔗的種植和栽培,以期在最快的時間內將其種植、栽培成功。

當然了,野生甘蔗與當初的甘薯還有所不同,那時甘薯是作為獎項直接交給楊銳的,從一開始便是幼苗的狀態,而野生甘蔗則並非如此,種植和栽培則需要一定的摸索了。

安置好甘蔗種植和栽培的事宜,楊銳並未再返回臨淄城或者陳留城,而是直接趕往了新野縣城方向。

根據御宿勘兵衛空靈秘忍所傳回來的訊息,這會兒劉表北側一路大軍前軍已是渡過了襄江支流——淯水,直逼新野縣城城下,後軍也在陸續渡河過程當中,估計很快將對袁術新野城池形成巨大的壓迫。

袁術在新野城內的守城將領乃是泛泛之輩,城內守軍也只不過餘人罷了;而劉表所派這路大軍,主將乃是其帳中大將文聘,還有副將蘇飛輔助。

文聘、蘇飛一路兵馬數量超過人,若是放開了手腳,絕對不是丟失新野城這般一城一池便能夠了事的,說不得很快便會突入到壽春城下,對袁術造成致命威脅。

站在楊銳的角度而言,一直都希望袁術能夠多支撐一會兒,因而楊銳獲知文聘、蘇飛一路劉表大軍的訊息,便決定出手狙擊一番。

此時情形,楊銳即使兵力如何豐厚,再行調兵遣將前往新野和淯水方向已是來不及。

即使最為方便的徐州甘寧水軍,當前階段也只是佔據了從廣陵郡江都城往下游的長江段,以及與長江連同的淮水流域罷了。

需要說明的是,當前遊戲背景之下,淮水並不是直接入海的,而是在廣陵郡匯入到了長江下游段,此間連通了洪澤湖、白馬湖等一大片的水系,還不像後世那般是獨立的水系。

以此時甘寧水軍的實力,其實還不足以在長江之上縱橫無敵,因而楊銳也只讓甘寧在廣陵郡附近黃河段以及淮水之上活動而已。

楊銳來不及調兵遣將,不過自身也是帶了一些兵馬的,此時楊銳直接趕往淯水和新野方向,便是想要首先對正在渡河的文聘、蘇飛部眾身上做些文章。

駕馭虛渡飛舟*靈魂,楊銳趕至新野縣域之內也算及時,而事實證明楊銳來得正是時候,文聘、蘇飛的萬大軍已經過江*萬人,其中大部分都已經達到新野縣城之下。

這會兒剩下的,則只有文聘、蘇飛的輜重還在轉運,而河道之上也只有10餘艘大戰船以及數百艘大小運輸船而已,楊銳立即洞察到了出手的機會。

襄江支流——淯水現實當中說寬不寬,不過在遊戲當中從一側望向河對岸也是看不到邊際的,劉表10餘艘大戰船個頭在鬥艦與艨艟之間,分佈在淯水之上也是十分稀疏。

因而劉表的10餘艘戰船護衛渡江之時,都是間隔到達淯水對岸新野境內岸邊的,這也就給楊銳創造了出手偷襲的機會。

楊銳到達淯水岸邊,首先來回飛行一番,查明瞭淯水兩側劉表兵力、戰船、輜重的具體情形,恰好劉表其中一首戰船到達新野一側淯水岸邊,而且沒有其他戰船相互防護。

楊銳當仁不讓,直接將虛渡飛舟*靈魂停留在戰船之上,各個將領與900餘名鱗甲水卒齊出,迅速奪下了劉表這艘船的控制權。

劉表該船名字叫做橫江戰艦,是少有的完全用帆進行行動的船隻,適合在江面之上進行阻擊,只是行動速度較慢。

橫江戰艦能夠承載的人數為900名,無論是個頭還是佈局,都介於艨艟和鬥艦兩種戰船之間,想來戰力也是差不多。

不過方才楊銳鱗甲水卒登上該船,核載人數翻倍的情況下也沒見此船出現嚴重的超載特徵,足見這艘船的敦實與強悍。

楊銳專屬特殊兵種鱗甲水卒對於駕船、操帆之類自然純熟,雖然是初次接觸橫江戰艦這種船隻,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