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幫不上忙 (第1/2頁)

加入書籤

14億8000萬東海金幣!

這一數字基本上代表了楊銳轄地之內的財富總和,此時楊銳轄地三州之內人口總數已經接近7億人,平均到每個人頭上也有兩個多金幣了。

以遊戲內npc生活消費水平,找一個比照物件的話,1個金幣的財富雖然比不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萬元戶,但是也相差並不太遠,兩三個金幣總能夠抵得上。

可以說三州之內的npc已經全部達到了溫飽以上生活水平,並有著相比其他區域而言要豐厚許多的積蓄,這才聚集起了接近15億金幣的龐大財富量。

當然了,轄地之內還未兌換的遊戲幣規模已經不大,15億金幣的積累已是三州領民財富的大部分,剩餘的系統遊戲幣持有量已是不多了。

如此大量的財富讓楊銳頗感欣慰,同時也在考慮自己對東海幣的推進是否太快了一些。

近15億東海金幣投放下去,東海幣的市場存量已經豐富到一定程度,與現實融資市場來做比較,相當於盤子大了很多倍。

籌碼多起來後,理論上說兌換比例的變動就將變得不敏感,市場需求也就相對較小,升值的速度應該也會放慢很多,同樣數量東海幣的流動所帶來的影響應該會小很多。

即使楊銳並不太精通相關的金融知識,大體的概念也是瞭解一些,東海幣在楊銳看來,此時已經像是績優股的大藍籌,潛力仍舊在,但是拉動起來就有些費力氣了。

只不過事實證明,系統兌換比例的計算方式似乎並不是那回事,楊銳將東海幣投向三州npc領民群體的前後,其實遊戲幣兌換東海幣的比例一直都是在增長的,甚至速度並不算太低。

楊銳想來想去有些不解,隨即也就不再在意此事,或者是遊戲背景設定的原因吧,畢竟同樣是融資市場,有些規律華國與米國也是有著很大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東海幣在轄地之內批次兌換完畢,楊銳也不再堅持兌換比例的恆定,畢竟有意願要兌換東海幣之人已經都得到了滿足,絕大部分財富在楊銳的保護下,不但沒有貶值而且已經升值。

同時東海幣大量撒下去之後,三州轄地之內的市場也都較為穩定,並沒有產生出顯著的影響,東海幣在流透過程當中幾乎是一夜之間便替代了此前的系統貨幣,很是平穩。

當然了,若說是東海幣流通產生了哪些影響,自然也是有的。

轄地之內方面,就比如物價,基本上所有的商品價格都沒有因為貨幣的變化而隨之發生變化,精糧100銅幣一斤價格仍舊是100東海銅幣,也就相當於物價在隨著東海幣升值而不斷提升。

如此一來,楊銳三州轄地之內各項行事成本都在隱形中不斷提高,這一點對於轄地內領民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對外來人員則就不同了。

由於東海幣的普及,楊銳三州轄地之內財物流通已經開始自覺拒絕系統遊戲幣,而只認東海幣,畢竟npc領民也不是傻子,明知道系統遊戲幣沒有東海幣堅挺,同等價格之下自然不會去收系統遊戲幣。

外來人員以及鄰近區域地帶人員因此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想要在青州、兗州、徐州楊銳轄地範圍之內行走,那就必須得兌換準備一部分東海幣在身才行。

這種外延還在不斷向更遠的地方延伸著,同時還有商盟800多成員行商的影響,他們在跨地域貿易過程當中,其實也在將東海幣的影響向外散播。

也讓楊銳轄地之外地域逐步受到東海幣的衝擊和影響,而且東海幣的影響也不僅僅侷限在商業流通方面。

有一件事情就非常值得一提,隨著楊銳東海幣影響的不斷擴大,卻說徐州的劉備被弄得十分緊張,起因卻只是一個東海幣的圖案!

楊銳所選擇的東海幣銅幣圖案是徐州治所城池,劉備手中拿到東海幣之後很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要知道此時徐州治所大部分郡縣都是在他劉備控制之下的。

這也讓劉備產生了很多聯想,認定了楊銳圖謀徐州之地,或者很快就要對徐州出手!如此情況,是當初楊銳並沒有想到的。

東海幣發行引起的影響還有不少,有些已經發生只是並未傳到楊銳耳朵當中,有些到目前為止還未體現出來。

其中甚至還有一個不小的隱患,差點兒給楊銳造成不小損失,不過那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商盟組建的事宜告一段落,東海幣的發行推廣也十分順利,楊銳的注意力再次轉到了正在與倭國文明區域進行的國戰之中。

“烈陽老大,此時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