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一場遭遇 (第1/2頁)

加入書籤

建安五年或者說仲家元年三月的一場大雨,竟然一直持續了七八個遊戲日的時間,此時春寒乍暖,大雨滂沱之下,即使北方司隸州周圍的大小河流,也是全都漲水了起來。

甚至有些地域由於氣溫的原因,已經四處冰凌,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日常的生活,都十分不便,大多數人家都是緊閉了門戶,躲避春寒的同時,最為重要的是躲避兵災。

楊銳及其40萬部眾雖然裝備完善,面對突如其來的料峭春雨,也是缺少必要的防範措施,為數不少計程車卒都沾染了風寒,幸而各類補給物資帶得還算充足,倒不至於出現大問題。

這可並不代表其他諸侯部眾不會出現問題,尤其是正在行動當中的袁術部眾,張勳、陳紀、雷薄所統帥的30萬名部眾,本來就對洛陽皇城久攻不下,此時碰上多年不遇的料峭春雨,早幾日便遭遇了巨大困頓。

首先是張勳、陳紀、雷薄及其30萬部眾所帶糧草有限,經過10餘日的攻城無果之後,其所帶糧草補給早已經消耗殆盡,特別是後來幾個遊戲日時間裡,袁術部眾伙食大都是減半供給的,甚至半數的量都難以達到。

其次則是保暖的問題,張勳、陳紀、雷薄等30萬部眾自揚州、豫州方向而來,其氣溫比值靠北的司隸州其實要高出來不少,在保暖方面本來準備就很是不足,何況又遭遇上了寒冷的春雨呢。

因而袁術部眾當中出現了大量的疾病情況,而且這種疾病可是並不分士卒實力、等階高低的,完全看個人體質和耐受度而定。

到得後面幾個遊戲日,袁術部眾莫說是再打算繼續攻城了,即使想要立即退兵都是做不到,此時遊戲背景之下的道路,經過雨水沖刷、淤積之後,正常行軍根本難以做到,大雨還未停歇,袁術部眾已經陷入到了困頓之中。

至於曹操的三四路兵馬,其總體情況雖然好一些,畢竟是處於司隸州自己的地盤之上,就近的各類物資等都可以利用起來。

而且曹操一向治軍嚴格,還算在意士卒的各類裝備、補給供給等條件,故而曹操各路兵馬總體情況相比洛陽皇城周圍的袁術部眾要好上一些。

當然了,準確地說也只是好上一些而已,要知道曹操排程各路兵馬的時候可是十分緊迫的,其實所帶後期補給之類並不充足,而且物資輜重之類也被曹操放在了後軍,大雨滂沱之下也是難以供給。

由此總體來說,曹操各路兵馬的處境也不是太好,袁術部眾當中所存在的問題,曹操部眾當中也多少存在一些,只不過程度上要輕一些而已,比之楊銳部眾還是大為不如的。

七八個遊戲日的大雨終於過去,這日一大早天氣便即晴好,天空中豔陽猛然間迴歸,頗為有一股真正陽春三月的氣息,無論是袁術部眾、曹操部眾,還是楊銳部眾,其實都大鬆了一口氣。

而此時對於各方動向掌握最清楚的,自然是楊銳,大雨滂沱雖然阻擋了各方兵馬的行動,卻是並不影響御宿勘兵衛名空靈秘忍的偵查,即使在大雨連綿的幾天時間裡,空靈秘忍也並未間斷傳來訊息。

“稟報主公,大雨初歇,張勳、陳紀、雷薄已是分別統領近10萬部眾,向著洛陽皇城南側近畿之地幾處大小鎮領地進發,屬下所屬空靈秘忍已是隨行跟蹤,隨時傳回最新訊息。

據屬下初步判斷,袁術部眾應是前往各領地搶奪糧食補給等各類物資,同時向東嶺關方向退兵,至少看情勢是放棄了繼續攻擊洛陽皇城。

而曹操位於洛陽皇城東側一路兵馬雨歇之後便向皇城方向而動,其位於洛陽皇城南側七八萬騎兵兵馬也仍然向洛陽方向行軍,另外七八萬重甲步兵則向東嶺關方向緩慢移動。

按照常規推測,曹操理應暫時並不知曉袁術部眾動向,故而其七八萬騎兵或許會首先遭遇上袁術部眾,當不可避免會有一戰。

袁術退去之三路兵馬相距並不遙遠,屆時若是遭遇曹操騎兵,在人數上將佔據不小的優勢。因而大雨雖然阻攔了袁術部眾攻城,說不定會幫助其順利迴歸豫州袁術轄地……”

御宿勘兵衛將袁術、曹操兩路兵馬動向第一時間向楊銳稟報,一併提出了自己的判斷。

而根據空靈秘忍探查的訊息,平縣縣城之內陳宮等呂布殘兵,果然也於天晴之後第一時間撤離了該縣城,向著黃河方向急速而去,想來是仍要退回河內郡地域,以黃河天塹佔據一方領地。

楊銳自然不會去管陳宮及其部眾的動向,其實在天氣放晴的第一時間,楊銳就已經揮軍向著洛陽皇城方向而去,正是為了能夠儘快追趕上曹操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