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化身面聖 (第1/2頁)

加入書籤

楊銳將宣讀聖旨的小黃門請進徐州司吾城三府內城,並在過程中對發來恭賀資訊的好友一一做了回覆。

此時的宦官早已經非張讓那時的大權在握,獻帝劉協派來的小黃門受到楊銳的邀請,整個人都是滿心歡喜,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特別是當楊銳打賞100金幣之後,小黃門更是受寵若驚,對楊銳恭敬有嘉,不知道如何自處了。

楊銳將小黃門留下,是要問他一些具體的情況,雖然作為小黃門的身份知道的東西並不一定太多,但是或多或少能夠得知一些訊息。

由於事情有些巧合,以至於楊銳甚至覺得曹操迎接獻帝劉協與這道聖旨有很大的聯絡,曹操那邊才剛剛迎接獻帝過來,聖旨緊接著不久就下來了,這中間有著怎樣的聯絡,十分讓人懷疑。

“東海王大人,大人問話,小人惶恐並如實相告,日前曹操校尉大人的確又來面見官家,小人當時也正在場,的確是曹操校尉大人建議官家,令東海王大人擔任徵夷大都督的。

不過曹操校尉大人言明,乃東海王大人開通了通往東海倭國之航線,功勞甚偉,由此而推舉東海王大人的,觀之乃是出於真心,應並無其他用意。”

楊銳留下小黃門算是留對了,沒有想到楊銳只是隨口一問,小黃門竟然就說出了是曹操建議獻帝劉協頒下聖旨的,這其中的內情就耐人尋味了。

曹操與楊銳的關係出於敵對,前不久還處於戰爭的狀態,雖然後來曹操派了使者前來,也只不過是流於形式而已。

這種情況之下,曹操自然是不會好心地為楊銳謀取好差事,最為可能的情況便是曹操也藉助這次機會將楊銳支開,以緩解目前來自兗州方向的壓力,甚至是別有特殊的動作。

在楊銳離開三國文明區域參與國戰的情況下,肯定是無法再對曹操司隸州方向用兵的,這一點曹操心中應該十分清楚。

短期之內楊銳倒是本來也沒有打算再出兵攻擊曹操,只不過缺少楊銳親自在家坐鎮,楊銳擔心曹操會藉機弄出一些么蛾子來。

“多謝使者大人提醒,曹操校尉可還有其他提及在下的言行?”

得此訊息,楊銳雖然心思電轉,卻是仍然不動聲色,繼續向眼前的小黃門問道。

“其他倒是沒有了……”

小黃門沉吟一陣向楊銳說道。

接下來楊銳與小黃門又是一陣相談,當然也只是存留在套路層面的,然而卻並沒有得到更多有用的資訊。

“東海王大人,臨行之際小的倒是又想起來曹操校尉提及東海王大人的內容,就在曹操校尉請旨之際,小的隱約記得曹操校尉曾說起東海王大人兵強馬壯,水軍則更是犀利異常,正適合作為此次國戰大都督。

官家聽過曹操校尉這些話之後,未過多久便痛快地表示同意,並立即著人擬下了聖旨,也正由此才有了小的眼下一行……”

楊銳將小黃門留了小半個時辰時間,期間好茶好水的招待著,臨近離開之際果然又聽得小黃門說道。

眼下這名小黃門顯然是經過宮廷歷練之人,即使此時宦官的身份地位下降了很多,但畢竟是在皇帝身邊走動之人,見過的世面應該也是不少,至少是一名很有心機之人。

楊銳才不相信小黃門開始的時候沒有想到當下這些內容,這位小宦官只不過是為自己留了一張底牌而已,並以此作價而估,等到楊銳好生接待結束才說出口,最終還落了個好印象。

若是放在以前,以楊銳的性格不會有這種懷疑,遊戲當中楊銳經歷的事情也是不少,此時面對小黃門楊銳有一種面對張讓那種大宦官的感覺,自然而言便想到了前面的可能性。

小黃門與張讓無論是權利、地位,還是處事能力,自然都無法與張讓那種十常侍大宦官相比,但是兩者畢竟都是同一種人,楊銳能夠清晰地感覺到兩人身上相同的氣息。

楊銳送走了小黃門,獨自一個人沉思了起來。對於小黃門的話,楊銳自然不會去完全相信,不過其中的一些情節,楊銳認定當是真實的,至少是半真半假的。

不過小黃門應該也沒有刻意隱瞞什麼,否則的話便不會將曹操牽連其中了,至於其具體的用意楊銳就有些弄不清楚了。

權衡一會兒之後,楊銳稍稍收拾一番,便暫別張寧、貂蟬等一眾家眷,從司吾城傳送陣前往了洛陽皇城。

在獻帝劉協迴歸之後,洛陽皇城的傳送陣已經再次啟用,只不過每個遊戲日、每個時辰之內從同一地點傳送前往洛陽皇城的人數數量受到了限制,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