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殺戮磨盤 (第1/2頁)

加入書籤

倭國文明區域玩家群體調動能力十分出眾,這與他們現實當中的表現也相差無幾。

“殺啊!”

“殺!”

“……”

在倭國玩家數量達到30餘萬名的時候,對方就有序地向國戰城發起了攻擊。

倭國玩家群體的秩序和心情是讓人欽佩和理解的,只不過他們畢竟是緊急情況下受號召而來的,其中大多數都是普通玩家,平均實力完全是大眾化的。

這種層面的攻城力量還是差了好多的,比起他們的對手張郃、紀靈、逢紀及其部眾而言,幾乎是相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而且包括楊銳也是參與守城一方的,此時楊銳的實力也早已經不是最初進入倭國文明區域時所能夠比擬的了。

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其實國戰城本身便是應楊銳的要求而建設的,其採用輪郭式繩張的城池結構,使得三國部眾士卒也能夠第一時間適應守城。

再者,國戰城雖然才剛剛升級為小型城池不久,從最一開始便是以戰事需求為首要考慮因素的,可謂是城高池深,護城河與船塢銜接得渾然一體,包括樓船這種大船都能夠勉強佈置於周邊護城河內。

最初上杉娃子便明確要求南部家如此建造,南部家當時還有些疑惑,既然要防禦海上的敵人,為何將護城河弄得如此寬大,說不得會給攻城方以可乘之機。

上杉娃子只以三國文明區域部眾不善水戰為由搪塞過去,南部家也並未對此深入細究,畢竟他們也只是拿人好處,給人承建罷了。

眼下這會兒面對三四十萬普通玩家的攻城,楊銳都並沒有動用船隻進入護城河內協助防禦,僅僅是城內張郃、紀靈及其部眾便能夠應付了。

“嗖!嗖!嗖!”

“……”

迎接倭國玩家攻擊的首先是密集的箭雨,張郃、紀靈部眾遠端弓箭手士卒已經很久沒有能夠如此愜意地進行攻擊了。

尤其是張郃部眾弓箭手,此前雖然隨著張郃出擊過好幾次,但是都沒有發揮出正常的戰力來,最多便是被張郃下令向著水中胡亂攻擊,用來進行防禦倭國海鬼子士卒。

一直到此刻,弓箭手們的真正作用才算是發揮了出來,伴隨著密集的箭雨落下,一蓬蓬血花兒飛濺,一片片倭國玩家攻城人員的生命就此被收割。

“霍啊!”

“殺!”

“……”

新拿下的國戰城在10個遊戲日之內所有權並不屬於楊銳一方,甚至其城門、吊橋之類的功能都被限制無法使用,楊銳部眾此時能夠利用的只是城池的主體結構而已。

包括城牆、天守閣之類的,其實也只是利用了其地勢罷了,相關建築結構的功能也是被限制的,此時國戰城在楊銳的手中也就相當於朔方古城那般,不具備任何城池的功能。

因此總有少量倭國玩家能夠透過密集的箭雨,最終衝入到絲毫不設防的城門之內,這個時候城內三國部眾的近戰能力也發揮了出來。

僅僅是堵住四個外城城門而已,對於張郃、紀靈兩人所統帥的npc部眾而言,實際上並沒有多少難度,尤其是有著張郃、紀靈、逢紀三名歷史名將/歷史名士,以及楊銳親自上陣各自把守一門的情況下,則更是如此。

楊銳親自坐鎮戰國城外城的南城門,準確的說那並不叫做“外城”,而是叫做“二丸”或者其他什麼,楊銳對於倭國城池結構的名稱並沒有多少探索的興趣。

此時楊銳正在一邊戰鬥一邊注意自己的功勳值和積分值情況,對於倭國玩家群體大眾化的實力,楊銳完全可以分心做到這些。

在功勳值和積分制排行榜上,楊銳的排名都毫無意外地排在了榜首,而且本次國戰的排行榜是將玩家和npc綜合在一起排名的,這與之前幾次大型劇情還有所區別。

一段時間沒有在意,楊銳的功勳值和積分值雙雙超過了1000萬點之多,並且還在不斷地增加當中,在楊銳的眼中這會兒那些不斷前衝的倭國玩家就是一堆堆的功勳值和經驗值而已。

也無怪乎楊銳的積分值和功勳值會增長如此之快,作為三國文明區域國戰統帥——徵夷大都督,是有著功勳值和積分值的加成的,1000萬點功勳值和積分值當中大約有100多萬都是加成而來的。

而透過所獲加成數量情況,楊銳也能夠很輕易計算出除他之外其他三國文明部眾所獲取的積分值和功勳值總值。

可以說,具備了徵夷大都督統帥的身份加成之後,楊銳處於兩榜榜首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