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四十章 必有所求 (第1/2頁)

加入書籤

“自是官家聖旨亦或者有信物為證的口諭之類,若是陛下能夠現身駕臨潼關之內,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否則的話,請恕吾家主公無法隨意受人之命!”

郭嘉言道,似乎早已經準備好了一番說辭。

“這......”

聽過郭嘉之言,王子服沉吟道,好一陣沒有說出什麼來。

這會兒郭嘉向其索要聖旨,倒也十分正常,不過此來潼關的確不是劉協主使,而是張濟主導提議劉協如此做的,當初也未考慮到聖旨或者信物之類。

主要還是因為張濟大軍行軍匆忙,後方還有李傕、郭汜的追兵,二人最初經由張濟調解,後來卻是又各自後悔,商量之下這便一路追了上來。

此時張濟大軍可謂是後有追兵、前有堵截,情況比想象中的還要嚴重許多,以張濟的粗獷性情哪裡來的那麼多時間準備聖旨之類。

至於讓劉協前往潼關,張濟就更加不會允許了,此前他經由潼關之時都是繞道而行的,這會兒全指望劉協這張王牌來度過潼關呢!

劉協若是進入潼關一去不返,張濟便失去了最後的底牌,恐怕將難以在潼關以西立足,這樣的事情張濟自然不會允許。

此時王子服所擔心的是,由於自己沒有順利一次性完成使命,還要回去討劉協的聖旨後者信物,張濟可能會藉故怪罪於他,多半是出自王子服對周全自己的著想。

倒是重新擬定聖旨或者討得信物之類並沒有太大困難,相信只要張濟索要,劉協肯定會答允,不僅僅是劉協受限於張濟的原因,此時的情況對於劉協而言十分不妙,同樣需要如此去做。

最終王子服雖然有些為難,然而也是沒有辦法,只得無功而返出了潼關西門。

“拜見張將軍,將軍且聽吾細細道來,自從子服進入潼關之後,發現關卡之內果然守衛十分森嚴,各類士卒不計其數,少說也有超過10萬人之多。

遵張將軍之命,子服面見烈陽州牧之後,便以當今官家名義向其徵得通關的許可權,然而對方卻是以未曾見到官家手諭或者口諭為由,當即拒絕了子服之請.

烈陽州牧聲稱,為保證關卡安全起見,若非見到官家手諭或者口諭,便不會對任何勢力開放關卡……”

王子服雖然自稱官家使者,迴歸之後卻是首先來到了張濟處,不敢有任何隱瞞,一五一十地將此行潼關為使的經歷告知了張濟。

為了避免因為未能順利完成使命而受到張濟的責問,王子服開口之際還特意提及了一下潼關之內的防禦情況,聽得張濟也是不住點頭,對於王子服的表現頗為滿意。

只不過聽到後來,張濟的臉色漸漸變了,等於王子服這一趟算是白跑了,引得張濟也是大為不滿起來。

“子服的此次算是白跑一趟啊……”

很明顯張濟之言是壓著火氣的,王子服頓時緊張起來,想要求饒卻又不知如何說起,只得儒弱地低垂著頭。

張濟好一陣沒有說話,王子服只是低著頭強撐著,彷彿貓爪之下的耗子一般,只剩下聽天由命一條路。

“張將軍不宜過度責怪子服,若是烈陽州牧大人討要聖旨,那便滿足他的要求便是,此時倒也並不算遲,只不過張將軍部眾難免有些損失便是了。”

氣氛一點即爆,不過正在此時,張濟主賬之內另一個聲音卻是響起,在王子服聽來簡直猶如天籟一般。

張濟部眾當中還是有著一些個能人的,此前的張繡勇武異常,才略方面也是不敵,剛剛為張濟諫言了繞行蒲坂津渡口,便是張繡的主意。

除了張繡之外,其實有一人一直隨從張濟部眾軍中,卻是很少出言罷了,此人便是方才說話的賈詡。

自從董卓被扳倒,賈詡力薦李傕、郭汜等反攻長安城之後,賈詡便開始聲名不顯起來,輾轉來到了張濟部眾當中,不知道是不是對於李傕、郭汜之爭早已經有了預見。

以賈詡的本事,或者能夠做到這一些並非不可實現的事情,三國大背景之下還是有著一些多智而近妖的人物的,賈詡顯然便是其中的一位。

“哦?文和也是如此以為?那邊再由子服出面,向官家討得聖旨,復往潼關走上一走便是了。子服面見官家討得聖旨應是不難,何不快去?”

聽過賈詡的話語之後,張濟稍稍沉吟,這便同意了下來,準備打發王子服前去討要聖旨,繼續經手此事。

“諾!諾……”

此時的王子服如蒙大赦,唯唯諾諾地答應了下來,在張濟揮手之下就要退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