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零八章 真身現世 (第1/2頁)

加入書籤

( )蝦夷島周邊環形平原靠近中心山脈一帶的環境已經更加適合耕作,期間分佈的蝦夷部落開始密集了起來,而且每個蝦夷部落的規模都相對增大了不少,幾乎已經很難看到人以下的部落存在,人以上的部落也是時有出現。

這也就意味著幾乎每個部落都會出現部落守護獸分身,而且守護獸分身的實力還會經常達到二級歷史名將的實力。

而楊銳八路大軍的主帥幾乎每一名都是知名的歷史名將/歷史名士,實力上對部落守護獸分身仍然保持著優勢。

唯獨實力最低的張曼成同樣是一名二級歷史名將,楊銳不放心之下直接將原木城駐守的卜己也帶到了張曼成大軍當中,如此即使遇上二級歷史名將實力的部落守護獸,也沒有任何問題了。

八路大軍高歌猛進,進入山林與平原地形邊沿之後更是不必再花大力氣搜尋蝦夷部落所在,因而推進的速度更是增加了不少,楊銳的“後勤工作”隨之也更加繁重了。

最為突出的便是蝦夷部落俘虜快速增加了起來,前面是五天時間抓獲了近1000萬名蝦夷部落俘虜,而此後僅僅三天時間過去,天空之城內的俘虜已經又達到了這個數量!

若非有著泰山境這處近在咫尺的大型天然監獄,僅僅安置這些俘虜就將是一個大問題。

即使是有著泰山境這個優勢,也是出現了一個小麻煩楊銳手中的符紙營帳數量不足了。

楊銳不得不將手中的三頂匈奴大帳拿了出來,好在匈奴大帳每一頂都相當於一座城池的功能。

雖然安置多達千萬的蝦夷部落俘虜有些勉強,不過只要在匈奴大帳周圍一定範圍都可以達到正常作息的效果,楊銳將三頂匈奴大帳呈三角形大範圍佈下之後,才將蝦夷部落俘虜安置下。

不可避免的,楊銳再次轉移了一大批糧食等生活用品供這些蝦夷部落俘虜,暫時維持生計倒是不成問題,但如果俘虜的數量繼續增加的話,楊銳就得另行想想辦法了。

按照楊銳一直以來的探查估算。蝦夷部落人員總數也就在3000萬名左右,不過當下楊銳已經擒獲回來了近2000萬名蝦夷部落俘虜,這還不算在交戰當中被擊殺之人。

現在看來蝦夷部落實際人數甚至能夠達到3500萬左右,這完全是八路大軍地毯式推進的結果。將一些楊銳此前沒有發現的大小部落都翻了出來。

不過進入平原地帶之後,蝦夷部落已是完全呈現在了天空之城的視線之下,不會再與楊銳估計結果出現大的偏差了。

而且經過兩三天時間的征伐,楊銳八路大軍已經到達了蝦夷部落最為集中的環形平原中部地帶,蝦夷部落的數量開始再次稀疏起來。不過規模卻是進一步增大,小規模的部落已經逐漸失去了蹤影,逐步被更大規模的部落所取代了。

基本上所有的蝦夷部落都達到了人以上,人規模的蝦夷部落已經時有出現,甚至有的部落人數已經超過了人。

如果僅僅是部落人數增加的話,楊銳八路大軍照樣平推沒有阻力,畢竟蝦夷部落士卒的階位太低了一些,而且數量也是遠遠不及楊銳各路大軍。

只不過伴隨著蝦夷部落規模的增大,其內出現的部落守護獸分身的實力必然也會有所上升,人規模的蝦夷部落守護獸實力倒是沒有增加。仍然停留在二級歷史名將的層次,人規模的部落守護獸分身實力卻是堪比一級歷史名將了。

面對一級歷史名將層次的部落守護獸分身,楊銳已是不敢大意,在目睹高順費勁全力才擊殺掉一頭守護獸分身之後,楊銳已經覺察到其難與之處,隨即耗費了小半天時間將八路大軍兩兩合一,重組為了四路大軍。

程昱與典韋一路,郭嘉與趙雲一路,高順與于禁一路,黃忠與張曼成、卜己一路。如此一來各路主將便可以輕鬆應付部落守護獸分身了,即使對手有著一級歷史名將的實力也同樣如此。

當然了,這個過程是楊銳利用天空之城完成的,否則以蝦夷島如此大的面積。想要調動、調整大軍也絕非是一兩日是將能夠完成的事情,光是各路大軍之間的距離就是個大問題。

部落守護獸分身的實力並沒有像楊銳預期的那樣以“萬”為單位提升實力,而且楊銳八路大軍合併為四路大軍之後更是所向披靡,接下里的部落爭霸任務似乎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

因為楊銳自天空之城探查的結果來看,多人的規模已經是蝦夷部落當中最大的了,其對應的也就是具備一級歷史名將實力的部落守護獸分身而已。

而伴隨著蝦夷部落規模不斷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