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七十一章 參與競標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不過百十萬金幣對於當前的楊銳而言已經不算是一個多大的數字了,遊戲當中楊銳私有金錢數量已經達到了8000多萬金幣,再加上府庫當中的金錢,已經超過了一個億金幣!

府庫當中超過千萬的金幣積累,多半還是要歸功於屯田制和資源兌換制度的實行,大量的糧食以及其他一些資源為楊銳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收入。

這還只是州一級府庫當中的金錢數量,積累如此多財富的同時,其實郡縣兩級也同樣積累了很大數量的金錢,當初楊銳所制定的制度本身就考慮到了郡縣兩級的積極主動性,分成數量比較高。

楊銳後面拿出來的數十萬金幣,其中用於援助貧困地帶的部分主要是投往兗州新得地帶的,這些區域楊銳控制的時間不長,各項有效的制度大都還沒有推開,相對青州一帶就要困難很多。

透過青州成功的經驗,楊銳此時並不心疼類似的花銷,郡縣兩級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之後,屯田制、資源兌換制以及兵役補貼制度的優勢很快就能夠體現出來,到時各地充裕了,收益將遠遠超出楊銳此時劃撥的資金。

所謂小河無水大河干其實是差不多的道理,郡縣兩級兜裡有錢了,對於楊銳的管理其實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楊銳推行一些政令、措施也就容易了。

這方面體現比較明顯的便是郡兵以及縣兵的徵募。最初的時候都是楊銳一手出錢徵募地方兵種的,後來郡縣兩級的經濟基礎提升上來,相關的徵募費用就幾乎不再需要楊銳掏腰包了。

提及兵力的情況。楊銳目前手頭可用計程車卒數量已經達到了480多萬,這還不算等階較低正在訓練計程車卒,4階以下士卒數量差不多也有近100萬的樣子。

其中接近五分之一的兵力都是後來郡縣兩級承擔訓練花銷的,更是有接近半數的郡兵、縣兵屯駐在郡、縣一級行政區域,以維持日常治安等。

近百萬地方兵的花銷是不低的,郡縣兩級全部承擔起來也是花了不少錢,不過卻無一例外都是很痛快。就因為各項政策帶給他們的是更大的利益,而且郡縣地方兵還維護著他們自己的安全。戰事頻仍的年代背景下,郡縣兩級十分樂意配合。

如果加以對比的話,當初董卓霸佔洛陽之時也僅僅擁有兩三百萬兵力而已,目前楊銳的兵力數量基本上快要達到其二倍了。並且在當前眾多諸侯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能夠有如此規模計程車卒數量,其中蓬萊密境練兵的功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波才等黃巾武將歸服楊銳之後,三人的實力在外界發揮不出來,從而專門負責起蓬萊境練兵和蝦夷地駐守的任務,練兵的速度自然是不會慢。

楊銳手中兵力可謂充足,只是武將的數量雖然還有些不足,不過也已經達到了十四五名之多,而且其中大多數實力都很強勁。能夠保全青州、兗州兩州的安全,問題已經不是很大了。

至於兵力部署方面,楊銳並沒有進行大範圍調動。仍然是以臨淄、平原、濮陽、昌邑等幾處作為防禦的重點,孫乾坐鎮臨淄城,杜陽、沮授、韓馥、韓浩坐鎮平原城,劉巴、武安國坐鎮濮陽城,陳琳、張遼坐鎮昌邑城。

而此前鄄城縣的重兵則後撤到昌邑城內,原本坐鎮大山城的許攸則前突至泰山郡治所奉高城內。並配置武將管亥以及10萬士卒負責泰山郡的防務,共同鎮守郡縣。

兵力方面另外有所調動的便是水軍。此時楊銳手中的大船數量已經超過了70艘,其中樓船18艘,鬥艦26艘,艨艟32艘,楊銳分別分了一半給太史慈和甘寧,令其二人分別巡視把守南北水路。

太史慈負責北方黃河、濟水方向的防禦,而甘寧則統帥船隻由近海前往泗水、汶水流域,負責青州、兗州東南方向的防禦。

這個時期遊戲內泗水、汶水是直通東方海域的,至此楊銳之前構築的第一道水上防禦藍圖初步實現,特別是泗水、汶水流域的甘寧水軍,甚至將徐州的部分土地都圈在了防禦圈內。

以徐州州牧陶謙的性格和當前的處境,相信其不會管也管不了楊銳水軍在此區域活動,說不得還要主動與楊銳拉上關係呢,畢竟其受到曹操的威脅可還沒有消除,關鍵時刻楊銳水軍部眾可能會幫上忙。

除去常駐各地的部將之外,其餘諸如程昱、郭嘉、高順、典韋、于禁、趙雲、黃忠等人則不必固定某地駐守,聽從楊銳具體安排部署。

剩餘的波才、張曼成、卜己三名黃巾將領,則仍舊負責蓬萊境練兵以及蝦夷地駐防的任務。

“系統公告:斯拉夫文明區域彼得加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