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百五十四章 第十四州 (第1/3頁)

加入書籤

“子義,還不快來見過恩人——烈陽州牧大人?”

太史慈母親的話也印證了楊銳的猜想,此時眼前的淨白大漢便是外出打獵的太史慈無疑了!

“太史慈見過烈陽州牧大人,謝大人照顧老母之恩!”

在母親的敦促之下,太史慈只是微微一愣之後,便下身深深一揖幾乎及地,面現感激地言道。

“太史子義何須多禮,當初吾亦是偶至此處,發現令堂孤苦伶仃一人,才稍稍周全其一二的,些許細微之事不值一提。

倒是後來吾才知曉,令堂竟然有子義這般丰神偉貌之子,令吾當真是神往已久了,此來一則是探看一下令堂近況,同時也是探查子義是否歸家的。

而今日能夠見到子義,當真是幸會!幸會啊!”

楊銳見到太史慈進了小院,早已經站起了身來,面對太史慈的感謝,楊銳絲毫不以為意的模樣,言語中卻多是誇讚太史慈的意思。

由之前招募到劉巴一事楊銳也發現了,在身份尊崇的情況下,越是謙虛、低調,獲取npc人物信賴的機率也就越多一些。

雖然楊銳還做不到像劉備等其他npc諸侯那樣惺惺作態,不過作為一名玩家而言,楊銳也並不缺乏表達自己誠意的渠道。

“州牧大人謬讚了,想吾太史慈雖為八尺男兒,此前卻是隻能背井離鄉,捨棄老母於不顧,每每想來都甚是慚愧!

只是當初實在是迫不得已,由於當初太史慈任郡奏曹史之時因公事得罪了青州刺史部兵曹從事。遭受其追緝,所以不得不避禍於遼東如此長的時間。

期間每每念及家中老母之時,都免不了萬份擔心,然而母親曾經交代過兩年之內不準再回東萊郡,若是太史慈貿然回家探望。很可能惹得刺史部兵操從事竟絕不說,母親也定然不會繞過太史慈!

多虧了州牧大人從中悉心照料,贈予糧食、金銀等物資,使得母親能夠衣食無憂,於此請再受太史慈一拜......”

太史慈一番話語,將自己離開老母無法贍養的前後細節都說得明白。說話間已是再次向楊銳行了個大禮。

對此楊銳當然是再次出手準備勸住,但是太史慈卻是執意要拜,因此一拜一勸之間倒是成了兩人力量的直接對抗!

“常言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州牧大人之大恩猶如再造。太史慈必將銘記於心,來日尋機再圖相報了......”

太史慈與楊銳兩人,一個要躬身下拜,一個則是雙手挽住對方,雙方力量交鋒的一瞬間,太史慈也是意外地看向楊銳,顯然他並沒有想到眼前這位州牧大人能夠有實力將自己扶住!

怎麼說楊銳也已經達到了歷史名將層次,力量屬性已經無限接近90點。而且修習的騰龍內功心法*靈魂也是一種極為上乘的心法,即使太史慈的實力應該要更高出楊銳不止一籌,在沒有使用出全力的情況下。也是被楊銳雙臂直接給挽住了。

當然了,楊銳所承受的力道同樣也是巨大的,根據平時他與高順、張遼、武安國等武將過手的經驗,太史慈的勢力應當不會在這幾人之下。

以史實或者演義當中幾人的表現來看,情況也的確是如此,不過幾人要真正分出伯仲叔季來。那就需要直接交一下手了。

“些許小事,何足掛齒。吾亦是順手而為之罷了。大丈夫志在四方,不知子義可有何志向?”

楊銳與太史慈兩人一番角力。也算是相互加深了一些瞭解,楊銳便即將話鋒一轉,不再提什麼報恩之事。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談到理想、志向,太史慈也是豪情滿志,頗具抱負,面上表情一改,直言不諱地向楊銳言道。

相比高順的穩重、紮實,張遼的自主、細緻相比,無論在演義還是史事當中太史慈也同樣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孫權、孫策都曾令太史慈執掌海昏、建昌左右六縣,並以太史慈為建昌都尉,兼治海昏,以對付劉磐的。

因此,太史慈能夠有此志向楊銳一點兒也不奇怪,他的實力也足以成就這一志向了。

不過太史慈卻是有著陽光、簡單的一面,就從其樂在打野並樂呵呵地進院一事,就可以看出來這一點,此外還有其母講到太史慈聽通道士所言的事情,也同樣反映了他這方面的性格。

對此楊銳有些瞭解之後倒是感覺幾分有趣。

“......太史慈猖狂了,吾自空有一腔志向而已,此時看來卻是並無半寸功勞於身,令烈陽州牧大人見笑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