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二十六章 數落袁紹 (第1/2頁)

加入書籤

“叫袁本初出來搭話,就說本王到了!”

半日之後,楊銳已是操作著天空之城來到了袁紹所在的信都城下,運足了內力向城門之上計程車卒喊道。

此時信都城的四面城門早就因為楊銳大軍的突然出現,而聞風全部關閉了。

不過楊銳也沒有將所有40萬名部眾分散包圍,因為楊銳發現信都城內袁紹的兵力竟然也有20幾萬之眾,分散包圍的情況下也體現不出多少兵力優勢來,倒不如集中在一處更加具有震懾效果。

因此楊銳在到達信都城附近之時,便將天空之城內所有40萬兵力全部置放了出來,直接推到了信都城南門附近在紮下陣腳來。

城內士卒見到大量士卒濤濤而來,早已經受驚不輕,緊急關閉了各個城門,此時再聽到楊銳城下喊話,看到楊銳部眾所打的旗幟,城牆之上早有老卒認出了楊銳的身份。

當初袁紹部眾曾經與楊銳交過手,自然是瞭解楊銳行軍的速度和詭異性,即使顏良、文丑幾員大將紛紛出手,也是沒有能夠追趕上楊銳的腳步,反而是吃了數次敗仗。

如此一來二去下來,青州牧烈陽的名號在袁紹部眾當中早已經有了明確的定位,此時又見楊銳來者不善,哪裡還敢耽擱時間,趕緊地把這個訊息傳到了城內袁紹的耳朵當中。

“烈陽州牧、渤海王大人,如此突然前來,袁紹不曾遠迎,失禮了。還請烈陽莫要介意......”

大約僅僅過了一刻鐘時間,袁紹已是出現在了城牆之上,其身周還有四五名大將拱衛在一旁,不過乍一眼看過之後,袁紹很快便皺起了眉頭。楊銳此次突然出現以及其所帶的兵力遠遠超出了袁紹的預期。

且不說其他,此前楊銳進入異域空間的訊息是經過再三確認的,因而袁紹才敢向韓馥下手,此時楊銳卻是突然出現在了眼前,袁紹能不吃驚嗎?

“好你個袁紹袁本初啊!本王這才離開幾天?汝便這般跳脫了?!”

袁紹才剛一在城牆上冒頭,楊銳便立即指責上了。擺明了此次前來便是要問罪的,其透過騰龍內功心法發出的聲音,幾乎小半個信都城之人都能夠聽得清楚,可以說是不給袁紹留一點點情面。

“汝!汝......烈陽州牧、渤海王大人,為何要這般奚落於袁紹?!”

袁紹是什麼身份?又是什麼脾氣?聽過楊銳之言後。素來注重名望的袁紹當即氣急,想要質問楊銳,視野當中卻是對方望不到盡頭的軍卒,因而嘟囔半天之後還是決定要與楊銳論一論理。

在袁紹看來,目前大漢各地諸侯相互奪取地盤乃是極為正常之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楊銳應該不會因為要袒護一個韓馥而直接找上他拼命吧?

“哼!此時袁本初還有臉質問?當初本王前後兩次答應與你簽訂協議,終是考慮到本初乃是四世三公之後。袁家為大漢貢獻過突出功績的緣故,可未想到袁本初竟是一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人......”

“烈陽何來此言!?”

未當楊銳將話說完,袁紹已是急切地打斷了楊銳的數叨。什麼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人?這罪名來得太大了吧!?

“哼!袁本初此時還有臉說?!

袁本初可曾與本王簽訂過有關分管地盤與交付糧草的協定?然而本王在將洛陽周圍把座縣城接管過來之後,卻是隻接受到袁本初一次糧食補給,數量還少得可憐,以至於震戍士卒忍飢挨餓,若不是本王接濟就要餓死!

此一條袁本初以天下人為芻狗,為大不仁!

當初十八路兵馬討伐董卓之時。冀州太守韓馥曾經大量出資糧草援助予袁本初,如今一兩年還未過去。汝卻是反手奪了韓馥太守之地盤。

此一條袁本初知恩不報,以怨報恩。為大不義!

韓馥冀州刺史之職乃是當今官家所賜,袁本初卻是隨便生殺予奪,無視漢室威嚴的存在,無視社稷安定的局面,肆意、隨性踐踏漢室尊嚴。

此一條袁本初大膽妄為,動搖漢室之根基,為大不忠!

袁家本是擁有四世三公之漢室盛恩,袁本初卻是不加珍惜,任性埋沒袁家之聲望,不知袁本初何以對得起祖宗先烈,何以對得起四世三公之名?

此一條袁本初無視宗祖,無禮破壞袁家名望,為大不孝!

故而本王說袁本初乃是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人,難道有什麼不對嗎?”

楊銳一口一個“本王”,盛氣凌人地數落了袁紹四宗罪,即使連他自己都覺得有些地方牽強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