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八十八章 圍定濮陽 (第1/3頁)

加入書籤

“郭嘉以為,割地、納貢一類倒不是最為重要的,關鍵若是漢室能夠封王、封侯的話,那便是最好不過了。

如今州牧大人所轄之地盤暫時已經足夠了,官職也到了人臣之極,差的也只有爵位一項而已,州牧大人雖然可以自己向漢室爭取,不過以此為條件交由劉岱去辦,則會更加名正言順。

同時劉岱所提條件並非就能代表吾方的意願,雙方要協商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話語權在於州牧大人一方,到時無論索要巨資或者地盤之類都由州牧大人心意而定,自然有辦法令劉岱再難壯大。

再者而言,即使雙方達成了協定,待劉岱完成了許諾之後,若是州牧大人不想容他,再取濮陽城或許會變得更簡單,或許也無需以大人的名義進行。

州牧大人開戰至現今形勢大好,雖然答應下劉岱固然有些可惜,但若此時強攻濮陽城,劉岱自知沒有活路,想來必將統帥部眾死戰到底,到時候吾方則避免不了要造成一些損失。

倒不如先行答應劉岱條件,待其懈怠之時再將其一舉成擒。此時由頭已經留下,屆時再伐劉岱也只是水到渠成之事罷了。

其實留下劉岱也能夠起到制衡他人之用,如今州牧大人將兗州之地奪下如此之多,少不得要與喬瑁太守、丁原太守共同分割,彼時若此二人坐大,有著劉岱制衡也未必就是壞事,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

如此幾點,郭嘉竊以為,先從劉岱之處獲取一些好處較為切實。當前這種情勢下,想來只要不是太離譜的條件劉岱都會答應下來吧。

當然了,出兵濮陽還是必須去做的,到時吾方兵臨城下,於談判必將變得更加有利不少。促使劉岱定下城下之盟也將更加容易一些......”

面對幾人詢問的眼神,郭嘉主動做了一番解釋,他在有此建議之時其實已經有所準備了。

“軍師所言不無道理,只是具體如何協定到時候還要軍師多多考慮了......”張寧言道。

“軍師所言固然在理,若是就此放棄攻伐劉岱,倒也著實有些可惜......”張遼言道。

“嗯。的確如此......”武安國也附和道。

“......”

幾人聽過郭嘉所言,之後又是一陣議論,唯有高順只是靜聽幾人言語,並沒有再開口。

雖然未能立即達成一致,不過從幾人的表情、言語來看。差不多都已經認可了郭嘉作為軍師的身份,並且還有意無意地以言語幫助楊銳爭取郭嘉一下,這一點楊銳早已感覺出來了。

幾位謀臣武將能夠客觀地相互溝通、協調,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氣氛,楊銳也是樂見其成,於是便沒有急於出言。

至於高順此時言語較少,楊銳也是習以為常,就像此前一般。若是高順有自己特定的想法或者資訊,定然是會說出來的,這會兒他沒有過多言語只能說明還沒有成熟的建議而已。

“諸位所見吾已清楚。不若吾等暫時揮軍濮陽城,路途之中再做決斷如何?”

“悉聽主公(州牧大人)吩咐!”

“......”

幾人商量了一會兒之後,最終還是楊銳出面,決定先行進兵至濮陽城下,再商量如何回應劉岱乞降一事,原本郭嘉的意思也是要先行逼近濮陽。逼迫劉岱簽訂城下之盟的。

實際上這會兒楊銳自己也沒有最終拿定主意,是否要對劉岱趕盡殺絕。還是要以獲得既得利益為上,兩種方案其實各有各的優點。

於是楊銳首先整頓兵馬。於第二日一早便拔營而起,直逼濮陽城的方向而去。觀縣城內僅僅留守了名4階黃巾士卒,用以守城和看守此前所俘虜到的劉岱士卒。

從與劉岱開戰至今,楊銳兩路兵馬總共生俘了劉岱部眾已經超過多人,攜帶這些俘虜本來就有些不便,楊銳便索性多留了一些士卒看守觀縣縣城。

實際上觀縣四圍的劉岱勢力早已經被收拾乾淨,已經沒有什麼人能夠造成威脅,因此楊銳留守士卒也主要是為了看管俘虜而已。

楊銳二十七八萬大軍一路疾行,沿途也沒有劉岱勢力相阻,兩日之後已是悉數到達了濮陽城附近,又經過半日時間逼城下寨,拉開了架勢,楊銳便派出使者前往城內去了。

“太守大人,烈陽州牧大人令小卒前來送書一封,並替州牧大人傳話,希望太守大人能夠在一日之內滿足所提出的條件......”

在統帥部眾前來濮陽城的路上,楊銳與郭嘉進行了不少交流,在問過郭嘉詳細細節的打算之後,楊銳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