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識典韋 (第1/2頁)

加入書籤

孫堅一戰擊殺董卓部將胡軫,派士卒前來報捷,在座的幾人也是大喜,袁紹隨即也不再追問楊銳派兵東進之事,接下來便召集了一眾諸侯前來帳中議事。

“今次孫文臺旗開得勝,正好吾等諸人帥兵趁勢掩殺過去,一舉奪取虎牢關,則董卓老賊指日可擒矣!”眾人還未來得及到袁紹帳中,曹操便對袁紹、楊銳以及喬瑁提議道。

雖然此時只有四路諸侯在場,不過袁紹是盟主,楊銳是副盟主,喬瑁又是群雄討董的發起人,若是這幾人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其他各路諸侯那裡基本也就透過了。

出乎意料的,在曹操之言出口之後,袁紹依舊是一副不理會的狀態。不僅如此,即使此前一直積極要求袁紹進兵的楊銳竟然也是沒有出言迎合,喬瑁也同樣如此。

曹操見情勢有些反常,雖然不清楚具體原因,但也就沒有再說下去。其實楊銳之所以不附和曹操,是因為現今他在東西兩線都派出了人馬過去,倒是也不著急了;至於袁紹和喬瑁兩人,多半還是儲存實力的想法多一些。

正好此時其餘各路諸侯也陸續趕了過來,也就沒有人再言其他,等到剩餘的所有十七路諸侯都紛紛到齊、坐定之後,袁紹遂將孫堅獲得小捷的訊息通報給了大家。

“諸位有何見解,不妨暢言。”

聽到袁紹這句話之後,曹操猶豫了一下,還是站起身來將此前的想法說了出來。

“袁本初盟主、烈陽副盟主、公路、元偉、文節... ...如今孫文臺在虎牢關前初獲小捷,力斬董卓部將胡軫,吾等各路諸侯理當一鼓作氣,以霹靂手段佔據虎牢關,爾後洛陽皇城便指日可圖矣,由此操懇請兩位盟主以及諸位將軍,希望能夠立即發兵前往虎牢關。免得生出枝節!”

曹操起身之後向在座的各路諸侯逐個打過招呼,這才將發兵的想法吐露出來,弄得後來的各路諸侯都是一愣,心想今日為何曹孟德操上心了。孫文臺前方取得捷報是好事啊,理當立即出兵才是。其實後到的諸侯們都不清楚曹操此前已經碰過一個軟釘子了... ...

“孟德所言有理,理當如此!”

“若是一舉拿下虎牢關,此去洛陽幾近一馬平川,區區董卓又何足懼哉!”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 ...”

聽過曹操之言後,有大半的諸侯都在小聲嘀咕著,贊同曹操就此出兵的看法,不過也有幾名諸侯卻是並未表態,包括袁遺、公孫瓚、袁術、馬騰、陶謙等人都是如此。這些人要麼是心機深沉覺得有待商酌,要麼是隻看袁紹臉色行事之人,當然了還包括陶謙這個反應慢一拍的老好人。

楊銳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因為附和曹操最為積極大都是山東各路諸侯,此前他們幾乎都是支援楊銳出兵虎牢關的。而此時他們在支援曹操言論的同時還不忘向楊銳使一個眼神過來,傳遞的資訊再明顯不過了。

“諸位山東諸侯都覺宜於出兵相協孫文臺,一鼓作氣拿下虎牢關,依本盟主所見不如這樣,就由副盟主烈陽統帥山東各路諸侯先行,前往援助孫文臺,諸位以為妥否?”袁紹聽到帳內各路諸侯的討論。很快見機道。

“哼!那袁本初盟主是不是還要屯於酸棗飲宴,以為後軍啊?!”楊銳當即冷哼出聲道。

經過袁紹一提之後,楊銳總算是知道為何有不好的預感了,自始至終大多都是山東各路諸侯支援自己較多,如今這幾路諸侯又紛紛出言贊同曹操之言,正好被袁紹捉到話柄。當即便要使楊銳統帥這幾路諸侯前往虎牢關。

對此楊銳當然不會輕易同意,別看最初之時楊銳是力主出兵的,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當初楊銳可是要各路共同進駐虎牢關附近駐紮的,與現在僅僅其中幾路出兵大為不同。

若是由楊銳統帥南方各路諸侯。則需要直接面對董卓陣營虎牢關的守將,諸如華雄、呂布之類哪裡是那麼容易對付的,甚至損兵折將都在所難免,楊銳可不願意輕易就被蓋帽子,承擔類似統帥不利的責任!

“汝!汝竟敢豈敢汙衊本盟主!”

袁紹再一次領教了楊銳激烈的措辭,此時早已是氣得三尸神暴躁、七竅內生煙,不過卻是被楊銳戳中軟處,一時竟無法有效地辯解、反擊,只得一口認定楊銳是汙衊。

“吾何時汙衊過袁大盟主,難道數日以來盟主不是這般度過的嗎?哈哈...哈哈... ...”楊銳明知已經徹底得罪了袁紹,此時也不講究太多了,將袁紹此前的不作為都搬了出來,頓時使得袁紹啞口無言起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