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三十二章 願者上鉤 (第1/2頁)

加入書籤

“州牧大人,小n......小將不知大人身後有多少追兵,並斗膽請州牧大人協助抵擋一二......”

兩人相見一番之後,韓黛便問起了楊銳身後追兵的情況,並請楊銳協助防守東平舒城,只不過一不小心險些又將自己說成了“小女子”,好在韓黛也是足夠機巧,及時改口作了“小將”。

而且不得不承認,韓黛的確有著不弱的統兵本領,這一點從其請求楊銳幫助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韓黛應該是早就想好了應敵之策,從一開始就要楊銳率部眾騎兵從東平舒城外掠陣,裡應外合對付袁紹的追兵。

東平舒城外南北兩側都有零沱河的數條小支流經過,幾乎為城池增添了天然的屏障網,唯獨東、西兩側有較大的迴旋餘地進行攻城。若是騎兵的話行動會受到很大限制,最方便的途徑還是從東平舒城內透過,步卒倒是可是途徑附近數量眾多的簡易木橋迂迴到縣城四周,這種地形在北方來講也算是十分特別了。

這也是韓黛為何屯兵於東平舒城的原因之一,也正是這種限制使得楊銳不得不率領騎兵從東平舒城內而行。而韓黛與楊銳謀劃的裡應外合之計,便是要楊銳過城之後先行埋伏於城西,以備伏擊袁紹追兵之用。

對於韓黛的請求,楊銳自然沒有拒絕,他本來的目的便是要儘可能地消滅袁紹手中的有生力量,今次能夠與韓馥的部眾進行配合,楊銳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而且東平舒城的守城將領——韓貴,看起來頗有些謀略的樣子。為其安排的角色也非常適合騎兵的特性,這也是楊銳很快答應下來的原因。

張寧率領騎兵在前,袁紹的部眾追兵緊隨其後,二者一逃一追行進的速度自然不慢,楊銳這邊方才與韓黛約定清楚。自己的部眾騎兵已是趕到了東平舒城下,而待到騎兵方才透過沒有多久,袁紹追兵已是到達了東平舒城東門外。

“城上守將何人?望能與吾方便,使吾等通行東平舒城,追擊襲吾冀州之敵人!”袁紹追兵到達東平舒城下之後,也與此前楊銳一般與守軍一方溝通起來。

當楊銳的騎兵透過東平舒城城之後。他本人並沒有第一時間離開,袁紹的部眾即使要迂迴圍攏東平舒城至少也要大半天的時間,這段時間之內楊銳完全可以利用道風飛毯隨時輕易離開,於是楊銳便留了下來以便了解一下韓貴應對袁紹追兵的具體情況。

按照此前韓貴信誓旦旦與楊銳約定的情形來看,似乎他已經打定了注意要與袁紹追兵死磕了。只是東平舒城內守卒本來就有人左右,袁紹的追兵恐怕不會超過七八萬人,正常情況下若是換做楊銳的話也不會輕易攻城的,楊銳倒是要看看韓貴要如何引誘袁紹追兵發起攻城。

“鄙乃韓馥刺史屬下小將韓貴是也,此前並未見到汝所言冀州之敵人,汝等攜眾軍而來,不會是前來騙城的吧?吾東平舒城內僅有不足2000守卒,若是汝等進城之後有何非分之想。又讓小將如何向韓馥刺史大人交代呢?!”

聽到城下袁紹部眾的要求之後,韓貴面現十分為難的模樣,猶豫了好一會兒之後似乎才拿定了主意。向著城下那名袁紹將領言道。

正喬裝在韓貴身邊的楊銳卻是看得清楚,韓貴這幅表情完全是裝出來的,而且在說話之際已經使用出了兵法技能,楊銳清晰地看到一團類似此前自己施展兵法技能時的光芒在韓貴說話之際攏向了城下那名袁紹將領!

只要實力足夠,同一陣營相互之間是可以觀察到技能光芒的,就與楊銳在黃巾起義劇情期間與曹操、鮑信共同殺敵時的狀況是類似的。再加上韓貴矢口否認楊銳過城之事,而且所報守城士卒數量也是不實。楊銳足以判斷韓貴是故意欺詐對方的。

“哼!吾等名人不做暗事,明明此前青州的騎兵已經透過了東平舒城。為何汝要故意隱瞞呢?吾等皆是冀州同僚,且袁紹太守與韓馥刺史一向交好,若是二位大人此時在東平舒城的情況下,想來也會給予吾等放行的,汝為何卻要橫加刁難?!”

對於韓貴的一番言論,城下的袁紹部將自然十分不滿,於是開始出言要挾起韓貴來。不過其出口閉口便是袁紹與韓馥的交情之類,硬將雙方劍拔弩張的關係說成了“一向交好”,令立於一旁的楊銳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這......”

韓貴似乎一時有些語塞,看起來竟是不知該如何應答對方了,這一情形令城下那名袁紹部將更加得意,似乎已經扼住了韓貴的要害,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

“韓貴對不住了!將軍所言雖然在理,然而目今正逢多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