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兵臨城下 (第1/2頁)

加入書籤

眼看著東方火起,眾多西羌叛軍卻是毫無辦法。據張寧所說,天靈火雨雖然仍舊屬於凡火的範疇,不過其威力卻是不容小覷的,伸手就是200*200m2範圍的火海,再稍有風力助燃一二,大火蔓延開之後絕對是很難控制的。

何況涼州一帶本就乾燥少水,即使附近就有半月湖,西牆叛軍想要汲水撲火也是來不及的!因此西羌叛軍雖然警醒,面對氣候已成的火海也是隻能興嘆而已。眾多西羌士卒都在暗自感嘆,還好燒的只是木排、胡楊木等,他們所駐紮的營地並沒有攤上!

此時楊銳早已經離開了現場。趁著火起之時的聲勢,楊銳花費了一點時間將張寧重新收入納戒之中,仍舊使用道風飛毯繞道回到了與盜賊頭目約定的地點。

大約又過了一刻鐘之後,所有的盜賊頭目們才陸續聚齊,被楊銳重又置入納戒,飛躍半月湖回到了樂都城內。直到此時,城東側大火仍舊火勢熊熊,大有一直持續下去的架勢!

當時楊銳與張寧趕去放火的時候就發現,西羌叛軍制作的木排真是不在少數,足足堆積佔據了數百米方圓的區域,而且堆積的高度足有一人多高!

而剩餘的胡楊木材也同樣堆積的跟小山似的,若不是納戒的存取的速度已經被系統限制,將這些木材直接帶走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

燃材足夠多,因此樂都城東的這場大火一直持續到半夜時間才算逐漸熄滅了下去,此時西羌叛軍為了躲避火勢的餘威,已經主動後撤了數十里地的距離。而大火燃燒的前後,已經另有一輪反撲的西羌叛軍匯聚了過來,西羌叛軍的數量再次增加近30萬人之多!

第22輪反撲的西羌叛軍到來之後不久,天色已經漸亮。但是夜間大火的影響還未消除,西羌叛軍好一陣子都未有任何舉措,直到第23輪反撲的西羌叛軍再次到來的時候。叛軍這才重又忙碌起來。

這些西羌叛軍竟然又陸續的收集回來不少的木材,此時樂都城外叛軍的數量已經突破100餘萬。人手眾多之下蒐集物資的能力自然是不低,沒多少時間尋回的木材數量已經很是可觀。

不過此時西羌叛軍再想製作木排一類時間上已經不允許了,距離楊銳完成守城任務最多也就只有幾個時辰而已!最終當第24輪反撲的西羌叛軍到來之後,叛軍士卒直接抱著各色大小不一的木棒開始了渡河強攻!

叛軍的這一舉動雖然有些滑稽,但也在正常情理之中,樂都城外輔河橫亙擋住了西羌叛軍的去路,對方想要攻城也只有強行渡河一個選擇而已。

然而對於西北之地這些羌人來講。要憑藉一根木頭實現渡河還是很有難度的。楊銳在城牆上看得清楚,很多西羌叛軍士卒下水之後,僅僅是受到了同伴的一些干擾就失手撒開了木頭,而且這種情況還不在少數。輔河之中還有很多失去了依託計程車卒,在河面各處強自掙扎著。

見到這一幕,楊銳第一時間就帶著幾乎所有的軍力出了東城門,在輔河沿岸一帶擺開了陣勢,準備先行阻擊西羌叛軍一陣。

在開掘輔河的時候楊銳就做過安排。將開掘出來的土石全部都堆積到了輔河的內側,形成了一條類似堤壩的長長土丘,此時楊銳便將20名初級武將、600名4階近戰士卒、1600餘名4階、5階弓箭手均勻地佈防到了土丘的高點處,只等渡河的西羌叛軍進入攻擊範圍!

這樣做是存在著一定風險的,若是西羌叛軍衝鋒迅疾。楊銳這些部屬都很難有撤退的機會!而且楊銳計程車卒人數看似不少,分散到長長的土丘之上後就很稀疏了,大約數米距離才能分佈一名士卒,只能在前期利用地勢稍稍阻擋一下羌卒而已,想要在此一線一直固防是不可能的!

楊銳敢於將這些精銳士卒全部置於前方,也是由於擁有“黃巾轉職令”轉職而來的名黃巾1階士卒的原因!這萬名黃巾低階士卒本來就是要戰死復活的,也只有戰死復活之後楊銳才可能真正擁有其所有權,所以他們是真正的炮灰,不死都虧了!

此時萬名1階黃巾都被一撮一撮地佈防在前面精銳士卒的身旁,每一小撮黃巾士卒中間都保留了一個“安全通道”,以保證前方的精銳士卒緊急情況下能夠安全撤離;而一旦精銳士卒到了需要撤離的時候,也就是黃巾士卒炮灰開始發揮作用,以身堵搶眼的時候了!

五六十米寬的輔河比大多數護城河都要窄上不少,然而對於全無水性的西羌叛軍來說已經足夠寬,經過好一陣折騰之後,這些渡河西羌叛軍的第一撥才堪堪達到河對面!

然而他們剛一冒頭,大多數都在第一時間就被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