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四十八章 盟主之爭 (第1/3頁)

加入書籤

時至此,也終於到了諸侯相會的時候,東郡太守喬瑁事先令人宰牛殺馬,邀請了所有十八路諸侯,以商議進兵之策。

本來追溯*龍魂也要憑藉右校尉的身份與楊銳同來的,不過在營帳門口處卻是被攔了下來,並被告知只有各路諸侯本人才能進入大帳議事,其他人等一律迴避!

這倒是符合了楊銳的本意,追溯*龍魂若是在場,楊銳與諸侯相互之間的一些關係很可能會被其知曉,而且此時楊銳青州州牧的身份尚未被玩家群體所知,楊銳也想暫時保守下去。

“諸位英雄請受喬瑁一拜!”

等到諸路人馬到齊、坐定之後,喬瑁首先站起來道。

“元偉此是為何?”

“元偉不可如此... ...”

“... ...”

眼見著首先倡導義兵的喬瑁欲行大禮,在場的其他各路諸侯都相繼站起身來勸阻,卻已經是來不及。

“自該如此!想那董卓狼戾殘暴,罪惡充積!今日各方諸侯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清明社稷,共洩公憤,是以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由此喬瑁不勝感動,先行謝過諸位了... ...”

諸人之舉沒有能夠攔得住喬瑁,此後喬瑁又大義凜然地鼓動了幾句,在場的諸侯也都是大受震撼,紛紛斥責董卓不是。

“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爾後進兵... ...”

一眾諸侯聲責董卓完畢,河內太守王匡提議道。終於到了聚議的重點,要推舉盟主的時候了!

“渤海太守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山陽太守袁遺首先建議道。

原本楊銳在與追溯*龍魂等人達成合作之後。就相繼來到泰山郡太守丁原、濟北相鮑信以及東郡太守喬瑁的營帳處,在回訪的同時也側面表達了自己願意擔當伐董盟主之職,其中丁原、鮑信表示定會支援,喬瑁也持默許的態度。

丁原曾經承情於楊銳。前段時間在其與楊銳一同退出司隸地界到泰山出任太守不久,早就傳出了呂布投效董卓的訊息,丁原自知若非楊銳極力拉走自己,很可能會有很大危險!因此丁原是全力支援楊銳的。

而濟北相鮑信原本也與楊銳有舊,又都是山東之人,其屬將於禁也與楊銳相熟,所以兩方關係比較融洽。其實在另一層面上,鮑信曾經勸說過袁紹趁董卓立足未穩而擊之,卻被對方拒絕,鮑信對此事頗為不滿。平時言論之中也多有體現;再者楊銳當前軍力強盛,由此鮑信也是願意支援楊銳的。

楊銳在拜訪過這三人之後,甚至還前往兗州刺史劉岱營帳處交談了一番。對於這位聞名已久卻是從未謀面的兗州州官,楊銳當然不會像對待前三人那樣直白相談,他來見劉岱只是為了增進一下關係而已。

楊銳本來還想到曹操營帳拜訪一番的。此前二人接觸也算是不少,但是曹操本身實力也很強勁,說不得對盟主也有覬覦,而且其與袁紹關係要近於自己,楊銳最終也就未曾成行。

至於其他各路諸侯,要麼便是與袁紹關係甚密,要麼便是也有問鼎盟主的希望。楊銳也就沒再前去交往。

本來楊銳這路人馬軍力最高,再有幾人推動的情況下,搶奪盟主也未必沒有希望,不曾想此時楊銳約好的幾人還未吭聲,山陽太守袁遺已是開口推薦袁紹了!

包括楊銳在內的其餘諸侯其實並不知情,袁紹對盟主之位早已是志在必得。此前在初始軍力方面袁紹就曾動過手腳,將本屬於袁遺的一部分兵馬借到了自己麾下,從而在一開始就佔據了排名上的優勢。袁遺本就是袁紹堂兄,對於袁紹的設計自然也是樂見其成,十分積極的配合了袁紹。

此外袁紹又與王匡、袁遺等人事先約好。在聚議之時力推自己當選盟主,爾後袁紹則半推半就的接受下來,任何其他各路諸侯也不會說出什麼來!當然這些都是些背景設定了... ...

“紹雖有些許帶兵經歷,然統領十八路諸侯聯軍茲事重大,諸位不如先行慎重考慮,爾後再做定論... ...”袁紹果然按照原本的計劃謙虛、推讓起來。

坐於另一側的袁術聽到袁紹所言,不禁撇嘴微笑起來,他與袁紹本來就有隙,此時只是嗤笑袁紹還有些自知之明,在袁術看來四世三公的名聲要用也得由他這個嫡系來用的,袁紹區區一庶子又如何擔當得起!

袁紹對於盟主之位有所準備,其實袁術同樣也是有所準備的,他已經提早聯絡了豫州刺史孔伷、冀州刺史韓馥二人聲援自己,如今袁紹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