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三十一章 靈帝病危 (第1/2頁)

加入書籤

漢靈帝廢史立牧這一措施,造成的最終結果便是將來地方割據的形成,包括劉焉在內的州牧上任之後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了,所以這一事件的發生也預示著大漢朝真正開始崩毀!

而這一措施的出臺也為楊銳操控青州提供了條件,雖然楊銳只是刺史的身份,但是當前也只設定了三名州牧而已,而且無論是劉焉、劉虞還是黃琬,都是出身、資歷十分非凡之人,不是列卿就是尚書,類似楊銳這樣的刺史在身份上與對方相差甚遠。

劉焉乃漢室宗室,官居太常;劉虞亦是漢室宗室,還是族裡的宗政,身份地位幾無人能及,後來還差一點就被袁紹、韓馥等人立為皇帝;而黃琬雖然出身不及二人,但是官至太僕,同時又是士族力量的代表,地位也是十分超然。

因此,楊銳暫時並未對州牧一職存在什麼念想,州牧這樣的地方大吏關係實在重大,資歷、功勳之類的只是其中考量的一個方面,恐怕靈帝本人也得照顧一下宗族的意見。

不過廢史立牧措施的出臺卻是為楊銳這一類的刺史提供了機會,畢竟除去益州、豫州、幽州這三州立了州牧之外,其餘各州暫時都未設定州牧一職,這便給職能有些相近的刺史提供了做大的機會,有幾位州刺史都是在這一階段效仿州牧的措施,逐步掌控一州之軍政大權的!

擺在楊銳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個機會,漢室集權已經千瘡百孔,根本無暇顧及地方的事務,這也是不少州刺史擁兵自重,能夠一步步把控一州軍政大權的原因,到得後來在有些州的刺史一職幾乎已經與州牧等同了。

適逢亂世,所謂的軍政大權還是以軍權為主的,只有軍力足夠的情況下,州內的一干郡守、縣令才會服從擺佈。拳頭大了才有話語權!

而當前楊銳要做的便是在青州建立絕對的軍力優勢,到時無論是統帥各郡縣進行軍事上的行動也好,還是要干預青州各項事務,也就有了穩固的後盾。這才是成就大事的基礎。

好在此前楊銳已經利用手中西園新軍的兵力樹立了一些威望,還可以趁著當前青州黃巾復起之機,繼續整頓青州的力量格局,所以青徐黃巾的泛濫對楊銳整頓青州來說很可能並不算一件壞事,倒可以算作一次打破青州固有局面進而建立新局面的機會。

“爾今黃巾勢大,卻是較為分散,因而烈陽兵力有限的情況下,宜集中力量依次破之!

說來此次黃巾賊眾再起,於烈陽來講也並非全都是壞處,烈陽倒是正好可以發揮速度優勢。救濟各處城池於危急之中,獲取各郡縣的器重與依賴,爾後自可逐步掌握郡縣的軍政之事,與州牧之重亦相去不遠矣... ...”

對於青州黃巾復起之事,程昱也提出了與楊銳認知相仿的意見。只不過程昱未提及利用黃巾之勢耗費各郡縣實力之事,這一點上楊銳也未說破,說出來倒是反而可能引起程昱對自己感官的變化,到時候楊銳根據情況自己把控便是。

然而也正如程昱所說的,青徐二州黃巾勢力的確浩大,以楊銳現在的實力想要一撮而就的解決問題實在是不現實,於是楊銳便如程昱所說在青州各處打起了游擊戰。楊銳有著道風飛毯這一方便的飛行道具。配合納戒的容納能力,正好合適迅速輾轉各處作戰。

青州地界十分狹長,本來以道風飛毯的飛行速度要橫貫東西兩向,也幾乎要將一天之內的有效時間都耗盡了。好在並不需要時時刻刻都是用道風飛毯來趕路,那些沒有被黃巾勢力包圍的郡城、縣城傳送陣還是可以用的,只有被黃巾賊眾圍城的郡城、縣城傳送陣才處於關閉狀態。楊銳多數時候都是在利用傳送陣趕往各處的。

而傳送陣本身的開放與關閉狀態,也為楊銳準確地傳達了某處城池是否被黃巾勢力圍攻的資訊,只要關注那些傳送陣處於關閉狀態的城池就可以了,傳送陣開放的城池都是處於非戰鬥狀態的。

在發現某處城池傳送陣處於關閉狀態之後,楊銳便使用傳送陣傳送至距離最近的郡城或者縣城。爾後再利用道風飛毯趕往其郡縣所在的位置,如此一來就非常方便了,效率提高了不少,以至於楊銳作為援軍通常出現地都非常及時。

不過由於楊銳要遭遇大量的黃巾士卒,再像以前那樣帶一點點兵力顯然是不夠了,黃巾勢力雖然較為分散,基本上沒有超過10萬人規模的,但動輒也都是一兩萬甚至幾萬士卒拼湊在一起,於是楊銳便再一次將蓬萊境內練級的4萬名4階鐵衛近侍給拉了出來。

事急從權,雖然這些鐵衛近侍都才40幾級出頭的樣子,距離升階5階士卒還要一段時間,但是楊銳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