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一十五章 青州現狀 (第1/2頁)

加入書籤

遊戲中的青州下轄六七個郡國、六十餘縣,幅員也算非常遼闊,而楊銳這個便宜青州刺史在獲得官職之後卻還一直未到過青州履職,因此本次前往青州,楊銳一方面是要講孫乾的家眷遷徙至大山城,另一方面楊銳也要到崗履行一下青州刺史的職責。

當前遊戲內的州刺史一職雖然不算什麼,其權利甚至遠遠比不上郡國的太守和相,但是未來刺史一職可是絕對炙手可熱的,而前提則是需要有足夠的實力控制住局面,因此楊銳這才產生了在青州建立自己勢力的打算!

遷徙孫乾家眷的事情應該不難,雖然孫乾本人沒有親來,但是卻寫了封親筆信過來;倒是建立勢力的事情恐怕是有點兒麻煩的,前往青州之前孫乾也將青州刺史部的情況向楊銳詳細介紹了一番。

從孫乾的介紹中楊銳得知,原來每個州的刺史部都可以建立人規模的州兵隊伍,當然大州與小州之間州兵人數上是有所差異的,州兵隊伍建立之後主要是負責巡行郡縣、檢核問事過程之用,所需一應用度漢廷是不會撥付一個銅幣的,全部都是出自刺史部巡檢郡縣的過程,是由郡縣掏腰包的!因此刺史部屬官與郡縣有著天然的矛盾,而實際的州兵數量則決定於刺史部與郡縣兩級的角力、平衡。

青州刺史部當前的狀況是,整個州兵隊伍共計有3000人左右的規模,等階都在4階及以上,由於此前青州刺史一職暫缺,青州的州兵分別由治中從事、簿曹從事、兵曹從事三人各自把持一千人左右,三人各自鉗制而又必須互相幫助,因為整個州兵的規模甚至都不比一個縣計程車卒多,三人只有步伐一致也才能夠從各縣當中掠取一些利益!

而楊銳想要在青州拿到話語權,甚至進一步在整個青州範圍內形成影響力,則必須首先從州兵這個環節下手!最為關鍵的是。據孫乾所言,這三名刺史從事可不是好對付的,楊銳作為空降的州刺史,一個外來戶。未必能調動這三名實權派人物!

這才是楊銳此行的難點所在。不過楊銳已經打定了注意,若是此行有機會的話,他準備嘗試著將州兵控制到自己的手中,為此楊銳也在納戒之中帶來了2000餘名步卒,刀槍兵、弓箭手配備齊全,其中還包括50名初級武將,以及同行的高順、程昱二人!

張寧則被楊銳留在了大山城,在協助孫乾、王海等人坐鎮的情況下,楊銳同時還讓她積極參悟符紙營帳的做法,以及《太平要術》之中特殊的藥方之類。目前大山城已經囤積了不少靈芝原料,楊銳希望張寧能夠找到合適的途徑將其利用起來。

在青州刺史部事務上,直接對幾名從事用強也只是楊銳最終不得已才會採取的措施,能夠以其他方式解決最好,若是時機確實不成熟。楊銳也做了暫不動手的打算。否則的話,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消耗了自身的實力不說,同時青州刺史部在全州的影響也必然會下滑不少。

退一步講的話,青州州兵還有7000空編,最不濟楊銳自己出錢出物,招募士卒將其組建起來。到時候也不愁會掌握不了話語權了!7000名士卒的花銷放在一般玩家身上幾乎是無法承擔的,不過楊銳卻有著足夠的實力將其支撐起來,一旦成了氣候之後還怕那些郡官、縣官不給自己出錢麼?

只是那樣一來,整個過程也就變得十分漫長,從徵募到練兵再到成型,不知道要要浪費多少時間了... ...

除此兩大目的之外。楊銳決定時機合適的情況下也履行一下州刺史監察官的職責,到一些郡縣巡查一番,尤其是像孔融一類的知名人士,楊銳也希望去拜訪一番(此時楊銳不知孔融未任北海相),說不定還能挖出一些諸如太史慈一類的人物來!青州的才俊同樣也是不少的!

青州的治所——臨淄。同樣也是齊國的治所,距離大山城並不十分遙遠,與東阿縣城相距差不多,未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楊銳並沒有去鉅平縣城使用傳送陣,而是直接動用道風飛毯飛赴臨淄城而去,差不過只用了大半個時辰時間,楊銳便到達了臨淄城內城。

臨淄作為州、郡國、縣三級治所,其三府內城相對其他普通城池要大出來許多,三府的劃分也不像通常的城池一般,而是劃分為了齊王府、齊相府以及臨淄縣府三處,州刺史部則只在齊王府中佔了一處小院落而已,此時州一級行署所處的地位之尷尬由此也可見一般了。

當然州刺史已經有了開府治事的許可權,大多數州刺史部還是都擁有較為完善府院的,青州刺史部也是由於此前刺史職位空缺的原因而顯得有些寒磣了,對此孫乾早就有言在先,所以楊銳見到之後也沒有太過驚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