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十一章 排名49 (第1/2頁)

加入書籤

初級關卡建好,楊銳直接調了陳立和30名民兵過來駐守,同時刷外谷的野怪升級。陳立、陳平和最先轉職的部分民兵現在的等級都到了19級,若是有相關技能書,要不了多少時間便可以嘗試著轉職2階兵。

然而技能書本身很是稀缺,內谷的流寇營地是目前大山村唯一一處出產2階技能書的來源,不過到目前為止也僅僅爆出了兩本基本刀法而已。升級所需的技能書絕對是未來任何勢力發展壯大的瓶頸!

內谷的兵力被抽調走一半,刷5個伴生群落就有點捉襟見肘了,同時還要防著下一次的絨毛石龜攻村,楊銳立即補充了30名武力值較高的村民到陳平的隊伍中,不出半天的時間便全部轉職為了1階民兵,使得內谷的兵力基本上維持了原狀。

兵力調整完畢,楊銳又組織著村民順便將這次買回的升級圖紙都使用了,將伐木場、採石場等6座基礎建築升級到了初級,剩下的建築升級圖紙則要等到相關基礎建築落成再使用了。

至於升級中級市場,則最低需要100單位9品木材。

楊銳曾留意到市場條目中有一單200單位的9品花梨木,每單位掛價100銅,稅後。一早楊銳就想買下來的,因為過不了多長時間木材必然會漲到一個難以想象的價格,不過苦於大山村經濟貧乏一直都未付諸實施。

開啟市場條目稍一搜尋,這單9品花梨木果然還在,楊銳便咬了咬牙花去銅買了下來,立即用掉100單位將市場升級到中級,大山村的遠端交易範圍由此拓展到了整個兗州全境。

“交易市場:中級建築,稅率5%,可以在全兗州範圍內進行遠端交易,可升級為高階市場。貨物列表:…

…”

隨著市場升級,中級市場中的貨單條目一下增長了數倍之多,楊銳自然是細心的搜尋了一番,將條目中價格較低的糧食拍下了數單,大約1600多單位,轉手加價又掛在了市場上。

目前鉅平縣內的糧食脫銷雖然有所緩解,但還未完全過去,楊銳相信這些糧食很快便可以脫手賺上不少差價!即使賣不出去也無妨,留著自己用便是。

令楊銳頗為高興的是,在變長了很多的市場條目中一番搜尋之後,又讓他找出了兩單有價值的物品。

“黑炭,200單位,價格1000銅,稅後!”

“山水摺扇,1單位,價格1200銅,稅前!”

黑炭是將來鐵匠鋪所需要的一種重要原料,是高等次冶煉的前提條件。楊銳著實很想探尋一下賣主的資訊,但系統更新前市場是不提供這方面資訊的。

至於山水摺扇這件物品,卻有著一些特殊的作用,這一點楊銳很清楚,於是也毫不猶豫地拍了下來。即使將來用不上這把山水摺扇,到時賣出去就是了,楊銳的印象中,前世這一類物品曾經被炒作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價位!

拍下前面兩單物品之後,楊銳再次帶領眾人修建了一處基礎建築---糧倉,並用升級圖紙升級到初級。

“初級糧倉:初級建築,儲存糧食的專用倉庫,可延緩糧食變質、*速度40%,儲存數量0/單位,耐久度50。”

初級糧倉和系統倉庫的區別是,存入某種作物後不再轉化為相應單位的普通糧食,依然保持著某一類作物的特性。比如,100單位甘薯存入系統倉庫,在系統更新前就會變為“糧食:100單位”,而存入糧倉則不會發生這種改變,依然是“甘薯:100單位”!

忙完這些之後,楊銳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甘薯的生產當中。加大村民投入的數量,加大開墾荒地的力度,加大甘薯的種植面積。

為此,此後的數天時間,楊銳將所有的新增村民都投入到了種植大軍當中去了,其他諸如木材生產、石料生產、漁業生產等需要人手的地方,都維持著原來的村民數量沒有再投入。

至光和三年二月初一這天,大山村的耕地面積突破1000畝,從事開荒和甘薯種植的村民人數超過300人,甘薯日產量達到2800多單位,刨除消耗以後,日淨產量也達到了2100多單位!

何況,自從簽訂了甘薯購銷文書之後,楊銳便沒再將甘薯作為大山村的主食,而是完全從市場採購糧食來滿足日常消耗!幾乎所有的甘薯產量都被累積到了糧食倉庫中!

初一這日,鉅平縣城“一品香”也派來了第一批運送甘薯的5輛馬車,每輛馬車的承載量為1000單位。然而令他們預想不到的是,大山村這幾日來收穫的甘薯數量已經達到了六七千單位,5輛馬車已經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