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1章 拔秧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三年的高中生活,我很少再回老家做農活了,這個高考完的假期,再次回到老家,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心情比原來放鬆很多,聞著泥土的氣息,看著路旁的小溪流。

小時候打著赤腳在河裡抓魚,玩水的一幕幕出現在眼前,好像還在昨天,轉眼又過了很多很多年,那個平時在外面野著,不願意回家的小女孩,也慢慢的長大了。

小時候,我們天天在田裡抓泥鰍,在山上摘野果,在池塘裡面摸魚,在西瓜地裡面摘西瓜,爬樹摘桃子,好像那會的自己更像一個男孩子,男孩子會的事,好像我都會,我也都做過,那會的孩子時光,雖然每天都要做農活,但是我們一直很快樂。

小時候的快樂很簡單,可以吃飽穿暖,偶爾還有一些小零食,就是最大的快樂,一群孩子沒有玩具也一樣很開心,可以奔跑在田間地頭,野花野草也是我們天然的玩具,還有那些熟悉的樹木,我們像猴子一樣靈活,上樹和下樹都不在話下。

這次回來,老家有段時間沒有怎麼住人了,看見熟悉的,從小長大的家,感慨頗多,原來家裡爺爺還在,原來家裡的大黃也還在,只是現在剩下的就只有我們了,好多時候更多的是物是人非。

這次回來主要是在堂叔叔家幫忙,爸媽有事來不了,剛好碰上我放假了,爸媽商量後決定讓我到叔叔家幫忙,堂叔叔家的田地比我們原來老家的平坦些,一丘田大的有一畝左右,自然幹活就可以省些人力和物力。

堂叔叔原來爸媽在家的時候,一直對我們家裡很照顧,這次雙搶,來了很多的親戚朋友都來幫忙的,我那會在家裡幹活,可以抵上半個小大人了,從小的鍛鍊,讓我幹農活乾淨利落,不怕辛苦,不怕熱辣的太陽。

印象裡我們小時候幹活,在村裡是出了名的,都流傳著夏家的閨蜜拔秧插秧手速都可以抵上大半個大人了,自然幹練和脾氣好,那會我可以一個人拔秧,爸爸和媽媽兩個人插秧苗,我的速度都能趕上,那會我們一個人頂兩個人。

從小的鍛鍊,讓我不怕辛苦,就算在以後的路上,我們遇見困難了,還是依舊爬起來繼續起來,睡一覺,明天又將會是新的一天。

堂叔叔家裡的雙搶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我也在努力的割稻穀,看著一片片金黃的稻穀,在我們的努力下,穀子顆粒飽滿,喜歡帶著稻香的風,緩緩地吹來,有些涼快啊,好像一陣陣的風,把夏天的豐收喜悅也吹來了。

我們好像一邊幹活,一邊在追趕著太陽,夏天的太陽火辣辣的照在身上,手上還有肩膀上,都有被太陽曬的痕跡,有些微紅,有些火辣辣的痛,稻穀的穀穗顆顆飽滿,稻穀的葉子,也就是禾苗的葉子,葉子邊上帶著鋸齒狀,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它打傷。

而我經常被禾苗把手劃傷,然後只要是一下水,就會很疼很疼,但好像在割稻穀的時候,早已經忘記了過後有些天會有點辛苦,看著大家幹活的熱情都高漲,我們也很配合,看著一片片金黃的稻田,在大家的努力下,變成了一擔一擔的穀子。

打穀機的聲音,有節奏的響著,一大把的穀穗放進打穀機,然後隨著踩動的齒輪,打穀機的聲音,稻穀在輪子下面穀穗和稻穀分離,然後我們選擇把禾苗在打穀機的後倉裡面清理出來,然後開始了裝袋子,把稻穀裝進了袋子裡面,然後紮好。

路途平坦的時候,我們會用兩輪的板車,然後把稻穀運送回家裡的前坪上面,天氣好的話直接曬在了坪上面,然後用竹扒把稻穀放在坪上面薄薄的一層,太陽好的話,曬上個三到四天,就可以用鼓風機把稻穀分離,然後就可以入穀倉了。

然後用牛犁地的也在緊趕慢趕中,因為雙搶是需要在收割完第一季稻穀,然後立即耕地重新種上第二季晚稻,每個人都在忙碌中,然後我們開始了拔秧,拔秧也是一個技術活,拔秧的質量,直接關係到插秧的速度。

那會拔秧,都是一雙赤腳直接下田了,田裡有蟲子,也會叮咬腳,還有螞蝗,甚至有時候也有水蛇,水蛇雖然不怎麼毒,但是不小心被咬傷了,還是得打針,然後休息半個月,從小就害怕蛇的我來說,一般都會很注意水裡面。

拔秧的田裡面的水都不深,我們從山上面砍了一些棕樹的葉子,然後對半再對半用手劈開,做成一根一根綁秧苗的繩子,這個綁秧苗可以不傷秧苗,也方便我們使用,拔秧的工具,有糞箕,糞箕上面架條扁擔。

然後我們就坐在扁擔上面,把一片片的小的棕葉放在秧苗的上面,然後開始了左右開工,直接拔秧苗了,先是兩隻手同時拔秧苗,拔的時候要用巧勁,只有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