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番外 陪曹操出征 (第1/4頁)

加入書籤

進入小院,蘇燦環顧四周,這是一個典型的漢朝庭院,院中花木扶疏,一條小徑通向屋簷下,顯得幽靜而又雅緻。

他心中暗自欣賞,同時也對即將見到的小娘充滿了好奇。

不一會兒,丫鬟快步返回,邀請蘇燦進屋小憩,品嚐一杯清水。

蘇燦點點頭,跟隨她的步伐進入了屋內。

屋內的佈置簡潔而不失風雅,牆上掛著一幅山水畫,桌上擺放著幾本竹簡和文房四寶,看來是文人。

丫鬟端來了清水,蘇燦接過杯子,輕輕啜飲。

水甘甜清冽,似乎還帶著一絲絲的花香,讓人心曠神怡。

他放下杯子,拿出鹽袋遞給丫鬟,正準備再次表達謝意,卻聽到內室傳來輕盈的腳步聲。

隨即,一位身著淡雅淡黃色長裙的小娘緩緩走了出來。

她的面容溫婉,瓜子臉,眼神中透露出智慧和善良。

蘇燦現在也分不清楚美麗與漂亮的區別了,自己覺得每一朝代的審美都不同。

蘇燦站起身,向她行了一禮,感謝她的款待,並再次為自己的打擾表示歉意。

女子微微一笑,用柔和的聲音回應道:“鄰里之間,本就應該相互體諒。”

“小娘,您看,這是這位大郎送的精鹽,”丫鬟拿著開啟的袋子向那小娘道,

“大郎,如此貴重之物,我們斷不能收,”那小娘說道,

“無妨,我本就是鹽商,家裡多的是,要是食完了,可以差小鬟過來取便是,”蘇燦微笑道,

蘇燦感覺自己和年輕的女子聊會天,自己的心理年紀都青春不少。

“那我恭敬不如從命了,謝謝大郎,”那小娘只好示意丫鬟收下,

“那我便告辭了,”蘇燦揮揮手,就向門外走去,

“敢問大郎名諱,”那小娘清脆的聲音又傳來,

“蘇燦,字三世,”蘇燦臨時給自己一個字,反正自己活了三世。

“奴家名喚蔡琰,”那小娘說道,

“蔡邕蔡中郎之女?”蘇燦原地一個一百八十角回身,問道,

“正是,大郎如何知曉我父?”蔡琰很是疑惑,

“速速書信你父,遠離洛陽,否則會有殺身之禍,”蘇燦想起,董卓一死,蔡邕受牽連的事情來,

儘管是上上世看的書,已經過一世,有些記不清楚了,但這事還算記得。

“啊,大郎能細說不?”蔡琰急忙問道,

蘇燦又返身回屋內,拿起桌上那沒喝完的半杯水,一飲而盡,

“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三日,天現死兆星(哈雷彗星),董卓必死,屆時,你父會受牽連,”蘇燦認真的說道,

“奴家記下了,但恐父不信,大郎可否幫留書一封,”蔡琰對蘇燦的話半信半疑,畢竟只是初見。

“好吧,有紙和筆沒?”蘇燦道,

“奴家為大郎磨墨,”蔡琰道,

蘇燦考慮了一會,提筆在紙上寫道:

董矣烏鴉飛滿天,

卓爾不群霸世間。

將心比心問蒼生,

死者為誰命懸弦。

一手漂亮的瘦金體字,看得蔡琰的眼睛都拔不出來,

“大郎這字自成一家,極為漂亮,”蔡琰拿起紙來吹墨,蘇燦在一旁只感到蔡琰吹氣如蘭,竟忍不住有些心猿意馬,

“敢問大郎,這字是什麼流派?”蔡琰又道,

“天骨遒美,逸趣藹然,筆法追勁,意度天成,是為瘦金,”蘇燦解釋道,

“想不到大郎竟是書法大家,真讓人激賞,”蔡琰崇拜的說道,

“那詩,差給你父送去,早離開洛陽早安全,”蘇燦迴歸正題,自己好不容易想出一首藏頭詩,別浪費了。

“哦,發現了,董卓將死,”蔡琰這才注意到,剛只顧欣賞字去了,

“對了,你為何一人在許昌?”蘇燦問道,

“哎,我自幼被許給河東安邑的衛家衛仲道為妻,而世家子弟多脾氣不好,

擔心以後嫁了過去後,不能遊歷,故先到處遊歷一番,再入那深不見底的世家,”蔡琰傷感的說道,

“原來如此,不過,我觀你相,那衛仲道並非是你良人,他有早死之相,相信現在就應該藥石無救了,”蘇燦邊說還邊拈了一下手指,搞得很神秘,很高大上。

“啊,我已準備離開許昌回京兆完婚,他竟要死了?”蔡琰現在不知自己是應該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