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1章 孔中箜的目的 (第1/2頁)

加入書籤

“孔左相大駕光臨,本王有失遠迎吶。”

林草走向首座坐下,笑著道。

“文王說笑了。”

孔中箜淡淡的說道:“託文王的福,老夫現在已經不是左相,而是一介草民了。”

“按照禮節來說,老夫應該給文王行禮才對,只是...”

“那你倒是行禮啊!”

林草面帶笑容說了一句。

彷彿這話並沒有什麼不妥。

孔中箜愣了愣。

硬生生的將下半句憋了回去。

孔中箜怎麼著也沒想到,林草竟然不按常理出牌。

他即使不是左相了,好歹也是一個大儒。

即使大儒這個身份林草不在意,他好歹也是聖人世家的旁支子弟。

林草怎麼敢?

這廝只不過是一個秀才啊。

哪怕身居文王之位,怎麼敢打斷他的話讓他行禮呢。

孔中箜感覺很是氣悶。

看著林草這張面帶微笑的臉,他很想一拳打上去。

孔中箜深吸一口氣,站起來對林草行了一禮:

“草民孔中箜,見過文王。”

這換成林草愣了。

好傢伙,真給他行禮了?

這個老傢伙脾氣就這麼好的嗎?

“不愧是國家儒家泰斗。”

林草輕笑一聲,道:“孔大儒這氣度,本王自愧不如。”

“文王說笑了,老夫只是遵循禮節而行。”

孔中箜淡淡的說道:“總不能讓文王覺得,我們儒家忘卻孔聖之言,不遵循禮數罷了。”

“瞧您說的,本王對儒家從來沒有偏見。”

林草笑著說道:“妖村、蝗災兩個事件中,可是有不少儒家文人學子為了百姓奮不顧身,灑血沙場。對這些儒家文人,本王可是欽佩不已的。”

聽到這話。

孔中箜臉皮抽了抽。

這林草,果然是不好相與。

這不就是明擺著拿話點他們這些儒家高層?

底層儒家文人學子為了百姓奮不顧身,他們這些儒家高層卻是事情的始作俑者。

兩者相比,不就是在罵他們不當人子?

“老夫也倍感欣慰。”

孔中箜欣慰道:“這些儒家學子,終究是沒有將我們這些老骨頭的教導給忘記。”

林草輕笑一聲。

這老傢伙真會給自己貼金。

就以他們的那副德行,怎能教匯出這樣的文人學子?

“這的確是多虧孔大儒。”

林草深有同感的說道:“不然的話,這世間早已晴朗了。”

“這也是沒辦法。”

孔中箜長嘆一聲,“這世間太過汙濁,老夫等人傾盡全力都沒能讓百姓看見晴朗乾淨的天空,著實有些慚愧。”

“這般大任,恐怕還得文王林天賜作出表率,說服陛下修品德勤內政了。”

聞言,林草呵呵一笑。

這老東西的目的,果然是這個事情。

看來,夏皇最近的動作刺痛了儒家文人了。

“陛下的品德,自是好的。”

林草笑道:“我們這些作為臣子的,要緊跟陛下的步伐掃清世間的渾濁。”

聽到這話,孔中箜的眼神微微眯起。

哪怕是他過來,林草依然不給面子嗎?

林草面帶笑容,一臉和煦。

夏皇掌控全國文院這個事情,勢在必行。

國家有生力量不掌握在手中,妖村、蝗災的事情還不知道要發生多少次。

孔家,的確是龐然大物。

但是孔中箜只是一個旁支弟子而已,代表不了孔家。

不管是他,還是夏皇,都不會害怕。

“文王,為何對儒家有這麼大的偏見?”

見孔家這身皮不好使。

孔中箜便換了一個策略,語氣軟化下來。

“孔聖建立儒家數千載,儒家於人族功不可沒。”

孔中箜輕聲道:“聖院是孔聖創辦的書院,一直儒家文人心中的聖地。聖院這數千年以來,也以自身德行作為表率,引領全天下儒家文人向前行。”

“如果將儒家文人比作一帆巨舟,聖院便是這個艘巨舟的總舵手。”

“文王您想一想,如果突然之間這艘巨舟換了舵手,結果會怎麼樣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