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0章 書成鎮國,天封秀才 (第1/3頁)

加入書籤

全朝堂的目光全都聚焦在林草身上。

有人忐忑,有人期待,有人害怕,不一而足。

林草提筆,蘸墨,行雲流水。

最後一句: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林草一氣呵成,寫下:

孔子說:“無法探索真理,就像人乘坐木排漂浮大海,我從何來將去往何處呢?”

自此,掄語完成。

嘭!

這一刻。

定國文鍾發出震天巨響。

九州百郡萬縣,所有文鍾齊齊隨之而鳴。

一聲,兩聲,三聲......

五聲!

文氣狂湧如海嘯,鐘聲震耳欲聾。

夏國所有文人,百姓,齊齊看向京都這邊。

只見京都上空,五條九爪金龍騰空而起遨遊九州,翻雲覆雨。

無盡文氣凝聚成雲,化成文氣才雨,淅瀝而下。

夏國,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文人學子,此時彷彿是商定好一般,齊齊走出家中,在雨中歡呼雀躍。

“我娃有福氣,碰到了百年難遇的文雨。”

一農婦摸著自己的大肚子,歡喜道:“我娃以後,肯定會成為一個大文人。”

“上天垂憐,上天垂憐吶,半身入土卻有幸淋浴文雨,明年定然能考上童生,增壽二十載!”

一皓首書生喜極而泣,科舉有望。

“萬萬沒想到,老夫還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一進士淋浴文雨偶有所悟,學識融會貫通,聖考更多了幾分把握。

這類事情,發生在夏國各地。

有垂死之人淋浴文雨增壽續命,百病之人病氣全消迎來新生,兩角小兒智慧大開,讀文作詩。文人學子文氣增加,更進一步。

文雨落,夏國百姓盡皆喜笑顏開。

相比夏國,魏國和吳國的文人就難受了。

“鎮國之書啊!”

吳國半聖凌空而起,看向夏國,表情複雜:“諸聖之後,第一部鎮國之書,夏國出了一位大才啊!”

“是啊,夏國勢起,國師這可如何是好啊!”

吳國皇帝,眼裡愁雲密佈。

魏國中的儒派諸聖世家,半聖齊出,默然不語。

聖院這代夫子,久久佇立虛空。

兩千年以來。

第一部鎮國之書出世。

造成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

鏡頭回轉到掄語剛完成時。

奉天殿中,一直看戲的夏皇霍然起身,不敢置信的看著那懸浮在空中散發著無盡文氣的《掄語》。

五尺文氣,舉國文鐘響五聲!鎮國之書!

兩千年來,人族首部鎮國之書!

這是可以鎮壓國運的寶物啊!

天佑大夏!

夏皇臉色潮紅,顫抖的手伸了過去。

卻被一隻手搶了先,卻是林草。

“陛下,這是額滴。”

林草看著夏皇,眼中滿是警惕。

夏皇訕訕一笑,收回了手,“愛卿切莫誤會,朕是看它累了,想讓它歇一歇。”

我信你個鬼?

林草瞥了夏皇一眼。

書懸浮,是因為自身的文氣托起的好嗎?

累個鬼喔。

林草將《論語》塞入懷中,看向其他人。

就見到百官一個個張大了嘴巴,如同呆鵝彷彿木偶。

眼神空洞,神情崩潰。

鎮國級啊!

別說是鎮國之書,他們很多人連鳴州之文都沒寫出過。可是現在,曲解的論語而成的掄語,卻能成鎮國級別。

這還有沒有天理?

百官心態炸裂。

特別是儒派文臣,想死的心都有了。

掄語成鎮國,說明了是得到了天地的認可。

而這,也側面說明了,林草說的是對的。

那麼問題來了。

林草是對的,不就說明他們是錯的?

儒家諸聖以及聖院,傳播出來的論語是錯的?

講的不是仁德禮信義,而是武殺攻滅?

“聖人吶,到底哪個才是對啊!”

一儒派文臣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一輩子堅信的東西,突然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