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8章 周奎文帶頭鬧事 (第1/1頁)

加入書籤

“你這麼多人,這麼多工具,也只是無米之炊,成不了氣勢。”

周奎文緊捏拳頭,對著徐耀華歇斯底里的吼道。

這是他最後的底牌了,要是還被徐耀華打敗,他就再沒有對抗的力量了。

然而,就當他使出最後殺手鐧時,徐耀華還是沒有太大的反應,繼續點燃了一支香菸,衝著他的面孔吹了一口霧氣:

“如果我說,製造的原料,我也早就準備好了呢?”

“如果我說,這次的水庫建設,未來的龍國水利工程,高鐵建設,海底隧道,我通通都準備好了,通通都有了規劃,你還要和我比嗎?”

“我在乎的,是龍國的未來,是改變龍國國運的千古大計,現在的你不是和我作對,還是和龍國人民作對,和龍國的千古發展作對。”

徐耀華的話語很平淡,聽不出多少的喜怒哀樂。

可正是因為如此,才在周奎文的腦海之中,形成了巨大的暴擊。

原來,一切都只是他以為。

原來,一切都只是他在單方面的作對。

從始至終,徐耀華都沒有把他當做對手。

從始至終,徐耀華在乎的都是龍國千古的建設。

無論是張局長還是其他人,在這一刻,似乎能真正感受到,徐耀華所說為真,或許他所說的大國基建,功在千秋,是真的在為人民著想,是真的早有準備,並且有這個實力去完成。

就當眾人震撼之時,工人隊伍逐漸遠去,馬路後方,再次傳來了巨大的轟鳴。

這一次,雙車道被並排的貨車全部佔據,載重三十噸的皮卡上,運送著碎石塊,人工砂,鋼筋水泥等各類基建材料。

車隊綿延上千米,聲勢浩大,連過往的行人也紛紛注目,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先是數百輛皮卡運送工具,接著是六萬人的工人隊伍,現在又是長達千米的原材料運輸隊。

到底是多大的工程,才能有如此輝煌的規模?

江北人民全都被震撼了,同時也升起一股自豪的心情,江北要是真的修建起全國性的地標建築,那將是富有榮譽的史詩性時刻。

以後出門在外,甚至是走出國門,只要告知地址,那都是帶著自豪和光榮。

這就是基建的意義之一,給當地的人民帶來強大的歸屬感和歷史榮譽感。

而場內的所有承建商,則秉注呼吸,就連一向嘴硬的周奎文,也不知道如何反駁。

反倒是被逼宮的張局長格外的激動,原本事情已經鬧到了不可開交的地步,沒想到自己真的押對了寶,這麼多基建材料儀器,還有六萬工人,根本不需要十天,就能完成修建。

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耗費,完成最宏偉的工程。

張局長已經能預見到,只要工程完工,自己的仕途就會分為黃騰達,最起碼不是一個小小的江北市,能夠容下的。

“徐耀華,你不要得意,沒有原材料,我不信你讓這六萬人當人肉沙包攔截水源,你有再多的錢,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買到建造的水泥,沙石。實話告訴你,江北大大小小的原料商,全都和老子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只要我不開口,就沒人敢賣原料給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