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4章 賴尚榮 (第1/2頁)

加入書籤

說起賴嬤嬤,府中還有一樁桃色的趣事在老人們嘴裡流傳著。

說是那時朝廷改新制,聖上欲要廢除奴籍,這事兒雖然後頭不知怎麼的不曾再提過,可不少人當時是得著實實在在的好處的。

焦大便是那時脫了籍,兼之又有寧國府扶持,那一時間真真是日子紅火,羨煞旁人。

正當眾人都以為賴嬤嬤悔青腸子時,誰知道她不顯山不露水的就嫁給賴管事家,並在內宅站穩了腳跟,幾番忠心耿耿的剖白,更是將當時的主母感動得不成樣子。

後來生下賴大後,也一舉成了新夫人也就是賈母房中小少爺的奶母子。

這事兒說遠了,只說當時的寧國公逢人就讚揚焦大有情有義,是一等一的忠義之人!男人聚在一起說笑時,最喜歡拿女人做鑲邊。

而鑲邊之一的賴嬤嬤,當時就被不少人嘲笑過沒運道,雖然燒對了冷灶,卻沒能把持住灶臺,讓後來者登了先。眼看焦大兩口子先後脫了奴籍轉為平民,衣食住行皆是高枕無憂時,嘲諷賴嬤嬤看走眼的人更是如過江之鯽,一時間在兩府輿論上的惡名到達了頂峰。

正當大家以為賴嬤嬤就要羞得無顏見人時,賴嬤嬤義憤填膺的站出來:“寧榮二公接連出徵,戰場上,刀劍無眼啊!奴婢只恨自己是個女流,沒法子上戰場去,只得背地裡在佛前日夜祝禱,乞求老天爺保佑,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回來。

奴是個沒用的,唯女工尚拿得出手,這才繡了繡帕贈於熟識的僕役們。夫人明鑑!那帕子是人人都有的,奴婢不俱對峙!不能任由這惡名聲傳出去,壞了咱們府上的風氣。”

賴嬤嬤當時一番涕泗滂沱的辯白,一舉在賈府站穩了腳跟,後來賴家兩個兒子俱是精明強幹的好把式,頗得管家夫人的倚重。

到如今這一輩,賴家的子孫甚至已經走上為官之途,雖是捐來的縣官,卻也同奴僕們有著天壤之別。這等綢繆格局,實在令人讚歎!

再說這賴嬤嬤本身也是慧眼如炬又十分懂鑽營的人,她在離榮府不足二里地的巷子裡置了一間十分不起眼的小院子,聽老人說最先頭兒甚至不比多官那兩間的小屋大,後因積年累月的鯨吞蠶食,將周邊的房舍陸續買換,如今的賴家已頗具規模!

“賴嬤嬤家的花園,可是不比咱們府上的會芳院小多少!”晴雯說到歡喜處,更是什麼陳芝麻爛穀子都一勁兒往外抖。

聽到此處,雲珠一臉憧憬,十分豔羨道:“賴嬤嬤真會賺錢。”正要問這錢是怎麼賺出來的,就聽晴雯繼續噼裡啪啦道。

“那是,咱們三姑娘就不止一次誇過賴嬤嬤是個能人,將開源節流做到了極致,花園裡春日裡的筍,夏日裡的花,秋日的果子蓮藕,都是單獨承包出去要收租子的。

便是那寬條兒的竹葉,也專門分派了人去摘了賣錢呢!”說道興起處,晴雯咯咯的笑起來,黃鶯似的問自己是不是很有趣。

在雲珠看來,這哪裡是趣事?這分明是生財有道!

而等到雲珠真正站到賴家院子裡時,更是被那四五進的大宅子鎮得目瞪口呆。

從大門進來,亭臺樓閣假山池塘,除了規模比賈府中小上幾成,甚至自己同晴雯去拜見主家時,賴嬤嬤的派頭端得可不比老太太小。

對比著這不比賈府差的賴府,初步瞭解過京中房價的雲珠咋舌,她如何不知這腳下的每寸土地都可當金子用?在這富貴雲集的寧榮副街上有座這麼大的宅子,何止是一句會賺錢就能蓋過去的?

“規矩愈發大了。”拜見過後,兩人便隨著一個引路的半大女孩兒往正院去,晴雯側頭對身邊的雲竹咬了句耳朵。

有錢有地位,當然就要開始講規矩派頭了呀。

在外行走,因怕那些不合規矩的話語叫人聽了去再起口舌,雲珠只在心中腹誹,並不搭話。待走到外院花廳時,府中不少下人來來往往,張燈結綵間一派喜氣洋洋,預備著明日的抓鬮宴。

賴二家的小兒子,孫子輩的又一顆新星,這樣富貴的家庭,委實會投胎。賴家雖是家生的僕役,可名利財富幾乎快到頂峰,又有賈府扶持,這脫了奴籍的孫輩,將來真真是天高任鳥飛了。

正當她思索得起勁,門外突然傳來一句響亮的呼喊:“大爺回來了!”

賴家下人喊大爺,想必就是那捐官的賴尚榮了?正與眾人聊得高興的晴雯也大吃一驚。到底是有官身的老爺,一眾奴僕呼啦啦的行禮問好,雲珠也不例外。

只心中暗道,這小兒子面子夠大的,做官的堂兄還要專程回來道喜,將來也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