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7頁 (第1/2頁)

加入書籤

經常有跟他合作過的大明星偷偷吐槽,說「跟歐陽合作一次,得過獎就夠了,再來一次可真是受不了」。

顧承佑的工作條件就是這樣充滿壓迫感,甚至他的角色,演起來更是痛苦。

他有時候為了一個狀態,要連著三天不能睡覺,有時,又是好幾天不能吃幾口飯。

但在這種極端的精神狀態下,他得保持拳擊手堅實的肌肉,每天瘋狂訓練。

這樣子長期的消耗遠遠大於攝入,使得他整個人被折磨得不成樣子,每天都處於彷彿真的要陷入精神分裂的邊緣。

這讓殷美華日漸焦慮。

在接這部戲前,他只知道這是天大的好機會,完全沒想到,顧承佑會被耗成這樣。

他太擔心了,因為顧承佑是真的得過抑鬱症的。

當時顧承佑有自殺傾向,不是特別強,只是軀體化表現非常明顯。

他一吃飯就吐,不運動也心悸出汗,皮疹反覆發作,有的時候還會有幻覺。

現在,看著顧承佑天天這樣拼命,把自己逼到極限,殷美華總覺得,他可能又要病了。

尤其是有一次跟編劇聊完後,殷美華憂心到了極點。

編劇說,歐陽導演之所以堅定地選擇顧承佑,而不是其他更有名氣、經驗更多的演員,有兩個原因。

第一,顧承佑確實算是有過精神類疾病,更能陷入那種狀態。

第二,顧承佑願意放棄全部的自我,全心全意地,再次陷入那種可怕的情境中,而其他演員都會本能地抗拒。

編劇最後說:「承佑真的打得很開,輸入和輸出,基本沒有障礙和損耗。目前看來,這部片子絕對是藝術品,大獎會拿到手軟,承佑也一定會有非常好的回報和發展。」

「但是……」他似乎也有些不忍心了,「歐陽的追求的確太極端了,殷總,你還是要好好保護承佑,他還這麼年輕,可能自己調節不過來。」

殷美華又開始暗暗抹眼淚。

他覺得顧承佑可憐。

就這樣,在極端的撕裂和折磨中,顧承佑度過了三個多月。

如果再加上訓練和之前入戲培養的時間,這種生活,他已經過了半年多。

二十一天就能形成一個習慣,這麼長時間,足夠一個人脫胎換骨。

他確實做出了驚人的成績。

連歐陽導演,都曾用他那雙禿鷲般死氣沉沉的眼睛,似笑非笑地望著顧承佑,評價:「他應該已經到達地獄了。」

還有一句更讓人毛骨悚然的話。

「真是個適合活在地獄的人。」

殷美華起初不理解這個評價,只覺得可怕。

後來,他漸漸發現,在這段時間裡,顧承佑雖然已經被徹底解構、顛覆,甚至讓殷美華覺得,快要不成人形,但在鏡頭中,他確實帶著地獄似的魅力。

那是一種死亡一般詭異的,攝人心魄的,決然的極致美感。

有一次,殷美華看到了一部分樣片。

他瞬間被顧承佑的表演深深震撼,連著好幾天做夢,都夢見他那時的樣子。

那是角色陷入混亂,卻又彷彿極為清醒的一場戲。

深夜,暴雨後滿是汙水的狹窄巷子。

顧承佑半跪在坑坑窪窪的漆黑路面上,衣物殘破,暴露出大片沾染汙漬的面板。

他手上,嘴邊都是血跡,好像剛獵食完的猛獸,在一道閃電刺眼的光幕中,忽然看向鏡頭。

兇狠,迷茫,癲狂,享受,恐懼,悲傷……

一個眼神竟能如此傳神,如此複雜。

直擊人心。

在夢見這個場景好多次之後,殷美華忍不住想解析其中的意味。

他讀了很多分析、評價歐陽導演的文章,才大概明白了自己那時的感覺。

他如此印象深刻,可能是因為,看見了被逼到極點的人性。

那是爆發出的,原始的,每個人都無法達到,卻始終在心中潛藏著的,巨大震懾。

就像刀尖貼近虹膜,一顫就會捅入眼珠。

只能說,片子拍成這樣,確實蠻偉大的。

也確實也太廢演員了。

在《巷尾》拍攝到中後期時,殷美華太害怕顧承佑承受不住,曾想帶他出來參加一次別的節目。

但終究沒有錄製。

因為他們打算去參加的節目的製片人,一看到顧承佑,就說他可能現在不適合出現在公眾面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