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8章 跟老闆對話 (第1/2頁)

加入書籤

王魁安領著陸川進縣委大院,路上有司機在,不方便說話。等兩人走進大樓,顯眼的位置上書:務實、踏實。

“這是老闆提出來的。”

陸川點頭,明白這是王魁安在隱晦地提醒他,說話要謹慎。

辦公室在二樓,上樓的時候,王魁安小聲說:

“老弟啊,打我把你的建議交給老闆,老闆三次提到有時間要見一見你。”

陸川看看王魁安,心中明白,並未接話。

這裡人多眼雜,兩人上樓這功夫跟王魁安打招呼的就好幾個。

二樓最裡邊靠左一間,王魁安讓陸川在外面等,自己敲了敲門進去,片刻即出來。

“老闆讓你進去。”

王魁安示意陸川,再次用眼神提醒。

陸川笑了笑。心中暗道,王魁安對他確實不錯,對他各種提點。

上一世他見過的大人物太多,以至於見這位縣裡的一號人物沒有絲毫的緊張。

辦公室很簡樸,一張辦公桌,旁邊一組皮革沙發,牆角兩盆綠植。

“李書記好。”

中年男人正在辦公桌後看檔案,聽見聲音抬頭,笑道:“陸川吧?先坐一下,我把手裡的檔案看完。”

“您忙。”

陸川便安靜地站在一邊等著。

大概二十分鐘後,李書記才放下手裡的檔案,笑著說道:“別站著了,坐。”

“你的那幾條建議很有建設性,同志們討論過後都認為可行性很強。今天讓你來,是想再聽你詳細說說。”

陸川急忙說道,“李書記,其實這些建議不是我一個人提出來,王主任他......”

“別的咱不說,只說建議本身。”

陸川心中有了數,顯然李書記看的很清楚,那他也就不再矯情。

“是這樣的,李書記,我覺得鄉鎮的振興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依託當地的自然和人文情況,因地制宜......”

“比如,湯家鄉,依山傍水,山勢不高正好適合發展山貨種植,同時還可以發展養殖,比如林蛙......”

陸川說的很詳細,將自己從上一世聽來的、看到的適合當地情況的做法一一說了出來,同時將群眾面臨的困境和開展這些產業的難度等各方面都加以做了說明。

很詳實,比他這位下鄉做過調查的扶貧負責人還了解當地的情況。

李書記的面色從平靜到凝重,最後頻頻點頭。

說完幾個困難鄉鎮,李書記又問了陸川對自己家上崗子村有什麼看法。

陸川撓頭笑了笑:“李書記,我對自己家肯定是存了點私心的。目前跟省農科院開展的試驗專案,也就是草莓的種植已經到了即將成熟採摘階段,下一步上市推廣還想請書記多多幫忙。”

“走後門走到我這裡來了,你也是頭一份。”李書記這也算是應承下來。

陸川又說道:“下半年,秋天吧,我打算在村裡開個小型的汽水廠。依託村裡果樹多的狀況,看銷路上逐漸增加生產種類。”

“如果可行,上崗子村可以搞草莓種植加上種植果樹,全面開展經濟作物類。果樹的品種選擇、技術的扶持上還是要依靠農科院。”

“而且隨著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還可以搞一搞週末的農家果樹採摘,當然,這都是後話,可能要更久一點才能開展。”

這番話說完,李書記久久沒表態。

看著陸川的目光中有疑惑、驚訝,似乎還有一些驚喜。

陸川說不準。覺著自己說的有點多了。

一說起來就沒剎住車,可能跟自己看著現在的農村太艱難有很大關係。

從什麼時候起,變得憂國憂民他自己也不知道。

“說得好啊!”李書記點頭,認同地說:“你這番話沒有對農村、對農民的深切感情是不會思考這麼深遠的。”

說完,李書記想起什麼,在桌上翻出一份檔案,看了看後,“你將剛才說的整理出一份書面的東西,儘快交給王魁安。”

啊?這,怎麼還讓他寫資料,這他可不會。

李書記似乎看出陸川的為難,“不用拘於常規,想到什麼寫什麼,這也是集思廣益嘛。”

陸川規矩地應下,然後提出告辭。

臨走,李書記還提出草莓上市後給他送過來一些,幫他找銷路。

這是好事。

陸川欣然應允。

出了書記辦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