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5章 土改和房改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大華元年元宵,大華週報釋出了大華第一期改革實驗專案,大華所有土地都歸國有,桃源城所屬耕地仍為國營,新城和衛城的耕地將開放允許居民私人承包種植,承包費用主糧為收成兩成,其他經濟作物為當年經濟作物的平均售價,與收成計算後得出的總價三成。裁撤的種植隊員工,經過考核後,種植技術達標可以加入農業部或者新成立的農業技術站。農業技術站的工作內容是給私人種植的居民提供技術種植指導,幫助他們解決種植遇到的問題。不合格者可以獲得三個月的月份補償,以後自行尋找工作,或者也可以承包土地種植。果樹種植、養殖業需要到農業部申請審批後,才能在指定的位置種植或開設。

這一份的報紙,主要就是土改內容,一期並未說完,下週的報紙將繼續刊登剩下的土改內容。大華內的居民,雖然也有了技術工種,但在百萬多人口的基數下,還是滄海一粟。大部分的居民也只會種地,進工廠也只是做一些簡單重複的工作。這些人一下就被報紙中的內容引爆了!

行政部已經被居民淹沒,全都是在詢問承包的具體細節,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工廠休息時刻的閒聊,都在討論這這次土改,內容基本一致,許多人已經行動起來,向農業部提交了承包申請。兩個月左右,桃源城向衛城和新城遷徙了大約十萬人,還好各個工廠提前做好了準備,一個月的離職期,提前招募替補的員工,才避免了這次大規模的辭職潮。

土改的內容接連發了三期,暫時穩住了大華百姓的熱情,但隨處都能聽到以下的類似對話:

“土改內容你都看完了嗎?”

“肯定看了啊!我都已經準備辭職了,工作了幾年,也存下了點積蓄,所以我準備包個十畝地試試。”

“嘿嘿,我已經辭了,不過得這個月過完才能走。不過我媳婦那邊辭了就能走,她已經去申請承包資格了,這次我和媳婦準備賭一下,我家現在的積蓄大概四十貫,承包四十畝地一年的農家肥費用應該是夠用了。”

“我滴娘勒,你和你媳婦種的過來嗎?”

“肯定不行,但我和媳婦兩家老人都在,腿腳也利索,特別是我阿耶種地那是一把好手。雖然開始不同意我和媳婦的決定,但勸說了幾天還是同意了。”

“你咋勸的?”

“還能咋勸?我家人多,就我兩口子一個月總共就一貫的月俸,必須得找出路啊,否則以後我那四個小子大了,還跟我擠一起,還要不要找媳婦了?”

“那倒是,有訊息傳,以後不再免費分配住宅了,得花錢購買。我也是想找錢給我兩小子存著。”

“訊息是真的,有人去問行政部,他們說很快週報就會公佈具體細則了。”

…………

之後就是大家已經流傳廣泛的訊息終於確定,住房改革的細則週報釋出了。規定了自建房、宅基地、增建、重建等具體細則,最後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分配福利的變化,是否跟之前聽說的相同。改革中說到,在大華元年的年三十(包含年三十)以前出生在大華或者加入大華的居民,都將免費分配到一套標準住宅,之後都將不再免費分配。大華元年(不包括大華元年)以後批准加入的外國移民,只會提供三個月的房租,自行或政府安排出租房。

大華百姓瞬間鬆了口氣,頓時又焦急不已,趕緊安排自己的適婚年齡的孩子相親,儘快在今年能抱上孫子外孫。但他們不敢按照大唐的傳統,給自家孩子來個父母之命媒妁之約,大華雖然沒有直接取消這項陋習,但只要子女反對,媒妁婚約無效,如果出現強迫現象,雙方父母和媒婆,是要抓入打牢受罰的。

回到房改,有些人為了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產子,甚至極端的,眼看時間不多打算等快到過年時,想盡辦法讓胎兒早產,就為了那一套免費的住房。訊息很快傳到了馬周的耳朵裡,氣的他也無法維持文質彬彬的氣度,在辦公室裡破口大罵,聲音大的整個行政部的人都聽的清清楚楚,也被那些人的下作想法氣的不清。為了避免越來越多的人產生惡毒的想法,馬周提前釋出了週報,首頁詳細指明,只有在門診住院部生產的新生兒,才有獲得免費住房的資格,其他在外的,無論是意外還是順產還是早產,都無法獲得資格。如果不想被取消資格,提前一個月到住院部待著,費用政府負責一半。

週報一出,瞬間群情激憤,當然不是對政府,而是對那些有惡毒想法的人。好好的又得多花一筆錢,但想想免費的住所,這錢只能忍痛花了。可本來是不用花這筆錢的,就是因為那些下作齷齪的人,他們發現要是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