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4章 給馬周挖坑 (第1/2頁)

加入書籤

按照李寬的估算,紙幣最終會定在一百五十億左右,也就是說,大華現在的120萬人口(原100萬加土人部落的20萬),平均每人也就1w2的積蓄。

如果扣掉大概30w左右的少年,和5萬無法勞動的老年,平均也就1w8左右。這讓李寬有些挫敗感,經營這麼多年,百姓的提升並不是太大。

李寬思考著,未來的重點將放在提升百姓的收入,儘快佔領方外之地,利用方外之地的資源反哺大華的百姓。

腦袋有些大,李寬抓了抓頭皮,初唐這個時代能流傳後世的人才,不外乎詩詞、軍事、政務方面的,李寬怎麼都想不起哪個人才擅長民生這個方面。

“馬周雖然能力很強,但也受限於這個時代的思想,能想到的也就是安穩百姓,而不會考慮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質。在他們的思維中,百姓只要能吃飽,有衣穿,有房住,那就是盛世。老天啊……賜予我個能提高民生的人才吧!”李寬默默的對自己哀嚎道。

想不到,那隻能自己培養了,平臺搜尋了下民生相關的知識,民生知識裡面涵蓋了教育學類、醫學類、房地產、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

大學如今已經有教育、醫學,至於房地產,建設部那邊招收的學生,勉強能算得上房地產專業。所以這三項不用考慮。

剩下的也就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符合李寬的要求。

兩個專業都是綜合類學科,都涉及到了管理學、經濟學,打包一起購買教材還能優惠,只需要30萬。

李寬沒有購買,而是認真思考新學科的問題。

大學剛開學,招生人數已經定了,班級也安排好了。不太適合再安排一次考試,或者調劑學生到新的專業。

老師也是問題,雖然李寬能頂上,但李寬不就是為了輕鬆發展民生,躲在家裡偷懶,才想開設新專業嗎?

要不然,李寬直接買了知識,自己操作就好了,何苦折騰那麼多事。

親自動手那是不可能的,李寬泛起了笑容,既然不想親自動手,那就只能苦一苦馬周了。

屁顛屁顛的來到行政部,推開辦公室的門,看到低頭處理公務的馬周也沒注意到自己,李寬佯笑打著招呼:“喲,處理公務呢?”

馬周抬起頭,毫無察覺李寬的小心思,客氣的回應道:“是少爺啊,今天又有什麼安排嗎?”

“嗯!”李寬使勁的點了點頭,扯過身後的挎包,把教材啪的一聲堆在了馬周的辦公桌上。

李寬介紹著這些教材:“這些是一些你能用到的書籍,對你們行政部有很大的作用。能提升你們的效率和工作能力。”

他沒有說這些是教材,也沒說專業的事,只是讓馬周先看看。

馬周先翻開了經濟學的教材,教材是經過修改的,變換洋人的名字和地名,也將案例修改了,不會讓這個時代的人看出什麼端倪,最多也就奇怪書裡的人怎麼都沒聽過。

這本教材主要介紹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包括供給與需求、企業行為、消費者選擇理論、長期經濟增長、短期經濟波動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等,教材中還提供了大量經過修改的案例,以說明經濟學原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應用,強調經濟學原理的應用和政策分析。

馬周從接過教材的疑惑,到翻開書籍後的驚喜,再到漸漸入迷,李寬也不得不出言打斷:“行了,你有的是時間觀看,這些都是給你的!”

李寬扣下了心理學沒拿出來,其他的教材都在桌上了,馬周神情激動,一臉的不可置信:“少爺,這都是給我的?”

“對,但不全對。需要你把這書給印刷廠,印刷後給行政部、財政部、民政部所有成員都給一套,這套原本就給你了。”

“謝謝少爺!這些書籍能補充我們的短板,提高我們的能力。”馬周撫摸著書籍,開心的說道。

“你先別高興太早,書給你了,印刷後分發給成員。你也要告訴他們,這麼多的學科,一年內最少要掌握一門,一年後考核。合格後按照選擇的學科安排到合適的部門,優異者給予升職。之後每年都會考核,三年後仍不合格者開除。”

“遵命!”馬周認真的回應,並向李寬保證:“三年已經很久了,如果真的一直都不合格,那就代表這人不適合在三部工作,留著浪費國家資金,甚至還會害了百姓。我會嚴格執行少爺的安排,絕對會剔除任何一個無能的職員,提拔有能力的。”

李寬非常滿意,此行的目的達成,一臉‘欣慰’的說道:“馬周,我給三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