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2章 安頓難民 (第1/3頁)

加入書籤

最近幾年李寬最重要的計劃開始了,關內道的旱災暫未爆發,河南道的問題也是因為世家提前出現,難民都被李寬引導前往楚州,依稀只有零散的幾個難民逃往了長安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人數太少他們說的河南道旱災和世家壓迫,沒人相信。河南道真實的情況已經被世家攔截隱瞞,只要不前往長安,難民南下沒人在意,甚至慶祝甩了包袱,就如同之前的天火一般。李寬和平陽他們討論過世家為什麼會允許百姓南逃,要知道百姓可是一個地方是否繁榮的基礎,人口越多越是容易發展。但經過討論,大家都覺得世家這一代的家主目光短淺,沒有發現百姓對自己管轄地域的作用。李寬心裡還吐槽,可能是世家近親結婚的太多了,造成智力低下。

這次不同上次的天火,天火只造成了相鄰的幾個村子流離失所,這次是整個河南道大範圍的旱災,李寬已經無法估算人數。與嶺南王通氣後,只留下了一艘海船與他們交易外,其他的全部調往楚州運送難民。同時造船廠全力開工,建設部同時開建兩個船塢,以後新來的居民,將優先加入造船廠和建設部施工隊,保證船隻和建築進度。

貞觀元年是桃源城忙碌的一年,就連李寬下半年後基本都沒有休息,但成果是喜人的,接收河南道難民的人數,就已經超出了李寬原本的計劃人數,加上難民加入前的人數,貞觀元年年底,桃源城總人口達到了四十萬人。大量的人口增加,李寬的繁榮度收穫卻沒有提高多少,原理最初就說過,每月的繁榮度,需要各方面的平衡發展。現在桃源城已經失衡,人口增加後住所不夠暫時將住房改成集體宿舍,督促建設部加快進度,吃食夠了但衣物不夠,但幸好百姓自己帶了衣物,雖然破舊但好歹還能穿。還有就是工作崗位不夠,一下子湧入這麼多的人,瞬間填滿了各部門人手的缺口,但對三十多萬人太少了,李寬下半年忙的正是這個,他不能讓這些人閒下來,很多事都是吃飽撐的。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訊息,平陽的娘子軍真正能成軍了,在難民中招募後,娘子軍人數來到了兩萬人,而且基本都是曾經的老兵,這讓平陽輕鬆很多。鄭先福帶走了一萬難民,新開了一家養殖場和一家牧場,新增了奶牛水牛黃牛山羊綿羊等畜牧業品種,當然這些幼崽都是李寬提供。建設部也擴充套件不少,將原來的老員工全部任命為隊長,每人帶十人為一個小隊,整個建設部也擁有了兩萬員工。水泥廠也開工建設,原來之前就試製過少量水泥,用來建設別院,現在人手夠了,可以大量製作使用了。當然水泥廠放在了南邊遠離城市的地方,雖然原料產地在北方的山上,但李寬情願讓人累點運輸礦石,也不想讓水泥廠太近汙染城市的空氣,畢竟北邊的山脈就靠著桃源城。有了水泥,當然是要修路了,現在桃源城的路面,還是用海沙鋪平後再鋪了一道廢磚,雖然下雨時不怎麼會積水,但是路面崎嶇不平,對行走還是行車都不方便。有了水泥,現在只要將路面整平就可以直接鋪設,工期不需要多久,耗時間的是抵達各個工廠的水泥路,所有路基都需要新建。

眼見勞累過度的李寬日漸消瘦,平陽他們那是一個心疼,一直在勸說李寬休息,出門釣釣魚放鬆一下。李寬只是笑笑沒有同意,他解釋說:“你們就不要擔心了,有孫道長在呢。也就是今年會這樣忙,明年就不會了。主要是人才太少了,無法為我分擔太多。現在我只要將框架搭建好,明年所有部門只需按照框架安排,就不需要我一直參與了。”

“對了,姑姑你與土人接觸的情況怎樣了?”李寬為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詢問平陽。前些日子斥候在桃源城西南快五百里的山裡,發現另一個土人部落,只有四十幾人,只是一個小部落。

“恩,還算友好吧,他們的部落長老會一點建州那邊的土話,我還特地從建州倉儲那邊調了一個會當地土話的員工過來,專門當翻譯。這個部落原來也是一個大族,只是武德二年的時候,跟另外一個部落廝殺後兩敗俱傷,慢慢的就剩這麼多點人了。只是對於我們的邀請,他們不同意,但他們說可以與我們交易,獸皮藥草等。”

“好的,我知道了。交易可以,只要沒有敵意就行,但防備還是要有。另外,交易可以放在桃源城西南那邊,在那邊搞個貿易市集,以後只要是能友好交流的,都可以在那與我們交易。”

“好了好了,別再說什麼公務了,靜閒你還是好好休息,看你,臉上都沒肉了!”

鄭觀音打斷了兩人的談話,示意趕緊讓李寬回去 休息。

看到李寬確實已經疲憊到極點,畢竟李寬才七歲,小孩子本就容易累,更何況李寬還要操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