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7章 孫思邈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些話都是平陽故意說的,她微微有些感到李淵的目的有些不純,聯想自己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挑出可以說的,按照自己平日的口氣,訴苦似的告訴李淵。

結果就是,李淵確實發現平陽參與進太子和秦王之間的鬥爭,但不是自己想的那種參與,柴紹和柴哲威的蹤跡仍舊沒有問出。

父女倆就這樣在‘愉快’的氛圍中度過了一天,次日平陽就以不打擾李淵公務為由,匆匆離開了皇宮。

這幾天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處理,千陽縣學堂要開始遷徙了。不同成人的自覺自律,孩童太過活潑,所以需要的人手非常多,可以說這次是同時遷移人數最多的一次。船隊的寶船已經全部停止了商業活動,正在前往長安西北的渭河碼頭集結,具體位置就是李寬撤離千陽時的臨時登船點。時間還是安排在晚上,人數太多了,大人小孩加一起都兩千出頭,必須小心加謹慎。

只是,他們的擔心多餘了,這些孩童都是軍士的後代,非常的懂事,一路上並未吵鬧,除了因為夜色昏暗走丟了兩人,花了些時間尋找外,所有人都悉數登船。之前有過交待,在廣陵之前孩童都不能出艙,防止跌落河中或者被外人看見。先生乾脆就打算一人負責一艘船,趁著航行的時間,直接在艙內上課。千陽縣招聘的十四位先生還有馬周,馬周就不用說早就同意,十四位先生對前往桃源城沒有異議,甚至還非常期待,他們早從馬周口中得知,李寬的手上還有很多珍貴的知識,只有加入桃源城的人才可以學習,這十四位先生最大的也不過二十,都是寒門子弟,儒學中毒不深,對這樣的知識很是嚮往。但被詢問是否加入桃源城時,直接開口應下。

現在,千陽縣就剩下二十幾人負責維持製鹽作坊,其他包括原住民都在前幾批遷移走了,印刷廠也在上一批全體遷移到桃源城。平陽也不怕了,最重要的都遷走,千陽縣現在就剩一個空殼,但開發好的耕地、住房、工坊,平陽準備送給李淵或者新帝王,看最終結果吧。

送走學子沒幾天,平陽得到了一個訊息,有人在長安南方的終南山發現了孫道長的身影,平陽立刻安排馬三寶帶上自己的手書,前往終南山尋找,務必在過年前尋找到孫道長。平陽給太子出的主意並不是說笑,她真的沒其他辦法,想問問神醫孫思邈是否有讓人假病,並讓御醫都無法診斷的方法。

馬三寶,秉性機敏狡黠,侍奉柴紹做家僮。柴紹娶平陽公主為妻,唐高祖李淵起兵時,柴紹奉命前往太原。留下馬三寶侍奉保護平陽,被圍時捨命護送平陽逃到司竹園,遊說賊人何潘仁相與平陽相見。何潘仁來後被公主收入麾下,率領百名精兵做主衛。馬三寶自稱總管,安撫接應群盜,兵士達數萬。大唐立國後,馬三寶捨棄了職位留下徹底成了平陽的親衛。馬三寶的忠義和能力都是萬里挑一,所以具事對他沒有隱瞞,尋找孫道長的原因一一告知,馬三寶知道事情的輕重,立刻上馬獨自前往終南山。

他沒有直接從南門出城,小心是他的一貫作風,習慣的從東門出城後在渭河周邊繞了一圈,確定沒人跟蹤後才向著終南山的方向狂奔。只是尋找孫道長的難度超出了馬三寶的預計,終南山方圓五十里荒無人煙,只有寥寥幾座道觀,馬三寶第一目標就是它們,結果得知只在年初孫道長上門拜訪後再無訊息。馬三寶開始了荒野求生,在終南山的叢林裡四處尋找孫道長的蹤跡。十幾天過去了,眼見馬三寶披頭散髮衣服也縷縷殘破成了野人,終於是在翠華山的山腰處發現了孫道長。

此時孫道長正在自己的茅屋前晾曬剛採摘的藥草,幾聽見茅屋附近的樹叢中嘩嘩作響,接著就冒出一個貌似乞兒的男子,開口就詢問:“請問老丈可是孫道長?”

“貧道真是孫思邈。客人有何事尋找貧道?”

看著眼前這已經滿頭白髮,精神卻依然旺盛,步伐雖然有些緩慢,但依然堅定有力,孫道長的風采依舊讓人肅然起敬。心裡卻感嘆:“真不容易!總算找到了。”

嘴裡卻說:“孫道長有禮了!在下馬三寶,為平陽公主親衛。獲命尋找道長前往公主府救人,道長能跟隨在下前往嗎?”

孫道長放下竹篩,認真道:“可是公主犯病了?”對於病人孫道長很是在意,無關乎他的身份地位,這也是孫道長被全大唐尊敬的原因,醫術只是一小半。

馬三寶趕緊否認:“孫道長不要誤會,不是公主,是秦王殿下。前些日子秦王殿下中毒大口吐血,好不容易止住,公主就派在下前來尋找孫道長,可十幾天才尋找到孫道長,也不知現在情況如何。”

“那就趕緊走,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