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4章 風起長安 (第1/2頁)

加入書籤

製衣廠建成的那一天,李寬召集了那六位婦人,讓她們自行選出領隊,此人將在之後擔任製衣廠廠長,經過一番的你推我讓,年齡最大的那一位等到大家的認同,成為了製衣廠廠長。這位身份還有點特殊,曾經也是隋末官宦家的大小姐,只是家裡遭難,她也被貶入掖庭局,後又被賞給一位校尉做妻育有一兒一女,只可惜隨李淵起義後戰死沙場,四十幾歲的年紀後又遭天火最終到了桃源城。萬幸兒女倖存,在桃源城安定下來,對未來有了個期盼。此女名叫周玉寧,熟讀詩書,書寫自然不在話下,只是多年的勞苦,已經遺忘了許久,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次拿起書筆。

這對李寬來說是一個小驚喜,於是微笑的對她開口說道:“周大娘,如今縫紉機你和她們都已經學會,明日製衣廠就要開工了。你將是這個廠的廠長,負責對任務的安排,長工月份的統籌與發放。”

“少爺,民婦……民婦怕自己……做不好。”

掖庭局的折磨和山村貧苦生活,磨滅了她的自信,時刻都否定著自己,保持著小心翼翼。

“本少爺說你行你就行!放心,沒多大的事,你肯定行的!”

面對李寬的支援,周玉寧似乎有了點信心,但還是低聲的對李寬說:“那……少爺,民婦就試試……如果民婦做不好,您處罰民婦就好了,請放過民婦的兒女……”

“……”

李寬無語了,本少爺是那麼可惡的人嗎?

“你說什麼胡話!本少爺從來不禍及家人,再說你又沒犯錯,處罰你幹嘛?”

“啊?哦!民婦知道了。”

“好了好了!”李寬揮了揮手,繼續說道:“你不要那麼緊張,做好事情就行。你們明天前往製衣廠,先熟悉裡面的紡紗車,之後等你們可以熟練的操作紡紗車了,本少爺會讓人把縫紉機送過去。然後你們就要招募婦女作為長工,人數暫定二十人。月俸的話,周大娘你是廠長,每月1貫月俸,你們五人作為隊長每月800文,長工每月500文。每個月最後一天發放月俸,前一天周大娘你就要到公主別院找管事領取整個廠的月份,到第二天廠裡你來發放。記得到別院領取月俸的時候清點好,否則等回到廠裡發現少了,得你自己補齊發放給長工和隊長。明白嗎?”

“明……白了!”

李寬搖搖頭,自信一但丟了,想找回來就難了,後面慢慢培養吧,如今這桃源城想找個識字的,還是很難的一件事。

“因為你們的工作比較費精神,所以需要給你們排班,每半個時辰換班一次。你們招收二十人,其中四人分配到縫紉機組,每兩人一個班,並安排一個隊長。另外十六人分配到紡紗組,每八人一個班,每班一個隊長。還剩兩個隊長一個負責原料,一個負責成品。”

“民婦明白了。”

見到周玉寧的唯唯諾諾,李寬嘆口氣說:“周大娘,你們以後不要自稱什麼民婦什麼小的,要不自稱‘我’,要不就屬下。”

“……民……屬下知道。”

李寬揮手讓她們回家休息,明天前往製衣廠,就回到了自己的書房。

靠在躺椅上,李寬回想到周玉寧的模樣,這不是個例,除了跟隨李寬從千陽縣過來的人外,其他人都是這樣,這是這個時代按壓在他們身上的烙印,想改變真的很難。算了,水滴穿石,千陽縣原住民不也是這樣過來的?

武德八年十一月,桃源城的發展穩步前進,與嶺南的貿易給桃源城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獸皮蠶絲,居民也分配到了新式保暖外衣,第二季的水稻也成功豐收,土豆、番薯、玉米等農作物產量也是驚人。如今桃源可以做到主糧無限制供應,但養殖場的規模還是跟不上進度,無法做到肉食無限供應,仍舊採用定時配給制。

明年,養殖場要開始自負營收,定時配給將取消實行經濟制,想吃的話自己自己購買了。李寬考慮過,養殖場透過明年一年的實驗,看看自負營收的情況下能否運營下去,如果可以那下一個經濟制實行的目標就是製衣廠。李寬要將所有產業進行私有化,可以是個人,可以是多人聯合,也可以是公主府和自己,但就是不能掛在桃源城名下。以後所有的產業都要納稅,給桃源城納稅,然後透過桃源城將稅款用作公共專案的開發。納稅政策不會一步到位,目前的桃源還屬於共產社會,經濟制李寬也就只准備養殖場和製衣廠兩廠進行,其他的最少幾年後。

就在李寬為桃源城未來進行規劃時,同一時間內長安的秦王府,所有的秦王府屬官,全都聚集在秦王臥房的門口,沒人在意外人不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