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章 安排工作 (第1/2頁)

加入書籤

收拾好心情,會議繼續。

大家都回到剛剛城牆的議題,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應該建造城牆,自古以來城鎮都有城牆保護,這已經深入人心。沒有城牆的,都是遊民散戶的聚集點,或者是小村落。李寬心中估算以桃源目前的工具和人手,建造一座長寬都是十里的城牆應該沒有難度,但這要抽調大量的人手。李寬不由又想到了柴紹,希望他的招募能成功,這樣就無需抽調,直接讓這些人去建立城牆,只要桃源提供一些老手領導就行。趕緊把柴紹甩出腦海,李寬怕自己又陷入擔心之中。

李寬安排下去,城牆現在不建,桃源目前的建築整體面積太小,豎立一圈木柵欄先頂替一下,最遲不超過明年,不管明年人口夠不夠,城牆都會開工建設。做這樣的決定,因為貞觀二年在旱災與蝗災的雙重打擊下,關內地區出現了大量災民,這是李寬最好的機會。現在武德八年三月,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所以建造隊現在繼續建造房屋,為之後加入的人提供住房,磚坊持續燒磚的同時,抽調了大師傅研究李寬購買的水泥技術,到下半年應該能製出水泥,明年的城牆建設就採用磚混結構,建造時間兩年內應該能建好。

聽到李寬的安排講解,大家都覺得沒有問題,這樣所有負責人彙報的問題大部分解決完了,沒解決的也有人去處理。

所以,接下來就是李寬佈置任務。

桃源目前的收入為零,全靠千陽縣和船隊養著。千陽縣最多兩年就會全部併入,桃源日後人口增加,以船隊目前的營收情況提供的資金,無法滿足桃源的消耗,必須要開闢新的營收專案。千陽縣的產業轉移,印刷廠、養殖場等都好安排,直接搬遷就行,單獨製鹽作坊會遺留在千陽。因為桃源的環境和千陽縣不同,桃源這邊沒有鹽礦,但有無窮無盡的海水,所以桃源要重新建造新的曬鹽設施製作海鹽。曬鹽需要的技術簡單,就是需要更大的場地製作鹽場。不是說不能跟千陽縣一樣燒煮,只是鹽礦石的量和海水的量不是一個級別,要燒煮海水,需要的燃料是天文數字。

但現在製鹽作坊的人還在千陽縣,李寬吩咐陳立,先把鹽場建造好,同時通知千陽縣製鹽作坊的管事,那邊的人手先調集一半過來。這樣千陽縣的雪鹽產量最少會減少一半,可當這邊的鹽場執行後,產量抵得上好幾個製鹽作坊。

這時,幾聲敲門聲響起,就看見蓮香捧著茶杯蓮玉提著茶壺進來了。

看到蓮香蓮玉,李寬恍然道:“不好意思大家,本少爺失禮了,忘了給大家看茶。”

“少爺客氣了!”

眾人起身回禮,直到所有人都喝上了熱茶。只是他們喝的都是大唐的煮茶,習慣現代清茶的李寬,怎麼也接受不了研磨細碎的茶葉,加入亂七八糟的香料一起煮沸的茶湯。所以,李寬都是喝白開水,不加任何東西。以前的李寬摳門的很,繁榮度捨不得花費購買在他眼裡不是很重要的東西,還有以前窮困的楚王府,也採買不到新鮮的茶葉,等後面有錢了,又忘記了。

席君買那個火眼金睛,看見李寬的茶杯裡倒的是開水,好奇的開口就問。

“兄弟,怎麼喝清水?”

“不用大驚小怪,兄弟我喝不慣茶湯,一直以來都是清水。你問問他們那些從千陽縣來的,他們都知道。”

“是啊,小兄弟。少爺都不喝茶湯的。我記得有一次,平陽將軍請客喝茶湯,少爺偷偷把茶湯倒了,結果被將軍發現教訓了一頓,還灌了少爺一杯,可灌下去後少爺嘔吐不止,把將軍嚇了個半死,幸好害到身體。之後啊,就再沒人讓少爺喝茶湯了。”

陳立笑嘻嘻的回答,回憶起了千陽縣的日子。

“好了,這樣的糗事就別說,繼續剛才的話題。”

把話題拉了回來,大家一起思考桃源新的營收點。

“李仲文。”看著他們喝著茶湯,李寬想起了還可以售賣茶葉,就是不知道桃源附近是否有茶葉。前世農村的茶葉都是自己炒制,李寬自己雖然沒上過手,可每年清明都會幫母親採茶,母親炒茶的時候自己就在一邊看著。如果有茶葉,多試幾次應該能成。李仲文護衛隊巡山這麼久,應該知道附近有沒有茶樹。

“末將在。”

“你們巡山有看到過茶樹嗎?”

“這個……”李仲文扭捏了一會,不好意思的回答說:“末將不認識茶樹,等等末將問問其他隊士。”

…………

李寬的回應也只有一串省略號,他想到很多可能,就是沒想到李仲文是個農盲,茶樹都不認識。只能期待他的護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