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章 紙成和過年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一池的需要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出漿,但作坊裡造了四十個池子輪流蒸煮,可以保證每天都有兩個池子出漿。因為初次造紙,臣不敢建造太多,後續隨時可以增加漿池。

最後,這樣一張紙,每張所耗不過十文。世家的宣紙,大小不過長寬一尺就要三十八文,如果我們把紙裁切跟他一樣大小,每張所耗不到兩文。臣準備裁切跟宣紙一般大小的,售賣四文一張,如果不需要裁切,原尺寸的五十文就可拿走。如此低價,臣可以保證天下百姓都能用的起。”

“好!”

李淵激動的雙手重重拍在御桌上,力量大的都將桌上的奏摺震掉在了地上,李淵感覺不到痛,也不管太監在一旁收拾掉落的奏摺,大聲的對李氏族長吩咐道:

“族長,造紙作坊你一定要上心,守衛一定要嚴密,不要讓小人探尋了秘密。不行,朕對族裡的那些守衛不放心,王內侍!”

“奴婢在!皇上請吩咐!”

“拿上朕的手令,調取五百近衛,夜裡悄悄出宮讓族長帶他們到作坊拿,嚴密保護作坊。保證作坊裡的人除非有族長的命令,否則殺!驅趕亂入之人,強闖者殺!”

“奴婢遵旨!”

“族長。”

“臣在!”

“麻紙的鋪面,不要放置東市,在西市找。”

“臣明白,麻紙是給百姓用的,東市那都是世家閥胄,賣給他們浪費了。”

“你能理解就好。朕在內府調集十萬貫給你們,作坊內再增加六十漿池,湊足一百個。”

“皇上,族內資金足夠,這十萬貫就用了。”

“不行,不能所有的耗費都由族內出資,朕也是給你們撐腰,世家那玩意知道了之後,有可能會對你們出手。朕跟你們站一起,看他們敢不敢對朕動手。”

“臣謝過皇上!”

李淵沉思了下,凝重的表情對李氏族長和族老說:

“族長還有族老,你們應該知道,此事雖然利好百姓,是一件大功,但朕對你們不能封賞。”

麻紙普及,無論是對百姓還是對皇室,那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大的封賞都不為過。

但相對的,這是在挖世家的根基,再對李氏族長他們封賞,很大可能會引起世家的反撲,造成嚴重的後果。

所以對比即將獲得的巨大聲望,族長等人並不在意,

“皇上,臣非常理解,只要對您,對百姓好,我們都心甘情願!”

理解歸理解,好話還是要說,人情嘛,不寒磣。

“很好,朕會記得!商鋪你們記得抓緊,朕準備上元節的時候有足夠的紙售賣。”

族長有些為難,現在的產能還達不到,

“皇上,這恐怕不行!長安的寒門學子數量眾多,新建的漿池無法立刻產出,現有的漿池到上元節,最多也就能提供二十萬張紙。皇上您想啊,當麻紙開始售賣,世家知道以後肯定會摻合一腳,出資大量收購麻紙,我們的紙張不夠他們買的,您也無法下令阻止他們購買。臣想等到三月,囤積了足夠的麻紙,也不怕世家惡意購買了,還能搶世家一筆,何樂不為呢?”

“恩……族長說的有道理,朕考慮有些不周,就按你說的辦。售賣前,一張紙都不要流出去。”

“臣明白,一定不會讓世家得到訊息的,關乎到皇室和天下,臣省的!”

“好了,沒其他事的話你就儘快將事情安排下去,朕也好好想想,看看有什麼遺漏。”

“那臣就告退了,皇上也不要太操勞,保重國體!”

…………

李寬此時也不輕鬆,馬上就要過年了,年後就要開始春耕,荒地也開荒出足夠的數量,李寬在帶領著農耕隊進行燒荒養地。

在建設養殖場的時候,李寬就設計好了漚肥區,公廁也建立了不少,過了這麼久,農家肥已經積攢了不少。

農耕隊按照李寬的指示,將剷除曬乾的荒草灌木一把火點燃了,熄滅後按照規劃築起田壟,架起改造好的曲轅犁,先將所有土地翻一遍,再讓它凍一段時間,殺死一部分的蟲卵。然後按比例撒上農家肥,最後在翻耕一遍。這些做法可不是李寬從平臺裡購買的,是前一世在農村的經驗。

農耕隊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按照他們的理解,種地不就是開荒把草一燒,挖地把種子種下去,除草澆水就行了?

李寬解釋了幾遍,才讓他們明白這樣做的意義,興頭更甚了,甚至休息時間,還把最後翻出的土塊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