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章 養殖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姑姑不必驚訝,一年兩熟大唐境內南方大部分地區都能做到,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這是地理氣候的原因,無關種子。”

初唐時代,確實有一年兩熟的水稻記載,不過不是在大唐境內,而是在南越林邑一帶。李寬並不在乎一年兩熟,他可以購買現代各種作物的優良種子,千陽縣也非常適合大面積種植,但他並沒有這麼做。李寬現在並不需要過多的糧食,種子在初唐這時候面世,除了帶來無盡的麻煩,沒有太多的好處,李寬的計劃是在流求營地穩定後,直接在那邊種植。

“好了,接著聽我說。我們現在並不需要多大的改變,之前的人手的工作依然不變。新接收的將士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繼續分到平陽縣,但不參入作坊了,將磚坊需要的人手補齊,其他負責開荒還有養殖。開荒出來的田地,不管是種小麥還是水稻都沒有問題,將來人口越來越多,糧食不好購買,提前把這個問題解決。

養殖場這是一定要建的,這個是重中之重!”

“養殖場是什麼?”

平陽公主也很好奇,但柴紹已經開口了,她就期待李寬的回答。

“養殖場就是家禽綜合集中圈養的地方,需要給家禽建造屋棚給它們遮風擋雨、抵擋猛獸還有防止走失。養殖場還能製作農家肥,就是把家禽的糞便統一漚肥後給莊稼施肥,讓莊稼長得更壯收穫更多。但最主要的是為大家提供肉食,你們突厥和吐蕃那樣的外邦人見了很多吧?他們身高馬大,力氣也在唐人之上,且不容易生病,就算小病也很快就好了,就是因為天天吃肉,肚子裡有油水。所以我們要想追上他們,就得吃肉!不說餐餐都有,隔兩天也得來上一頓才行。雖然說可以去購買,可我們大唐所有的圈養都沒有形成規模,想在市面上購買價格高不說,還不一定買的到。”

夫妻兩人聽完解釋,回想以前戰場上遭遇的突厥人,還有在長安遇到的外邦人,基本同李寬形容的一樣,點點頭同意了這個說法。

“大規模的養殖還有好處,減少成本……

……

雞鴨彘(大豬)這三種家禽是我們主要養殖目標,除此之外還可以有選擇的養殖鵝羊牛。”

“寬兒,養其他的姑姑沒意見,但彘這玩意它是賤肉,味道也難以下嚥,為什麼要養?”

“那是不會養,要把彘的幼崽豚扇了,這樣豚就只會吃和睡,養肉非常的快,不到半年就能長到兩百來斤,一年長到三四百斤絕對沒問題,而且味道鮮美。”

平陽公主很驚訝,能長到三四百斤,而且還沒有什麼腥臭味,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村子的百姓可就有福了。

但更驚訝的還是李寬的想法。

“寬兒你腦袋裡到底裝了多少東西?”

“……”

不理會平陽公主的玩笑,將近期的計劃緩緩敘述。

“養殖場味兒大,需要遠離人群,選擇在下風口的位置,也不能靠近水源太近,防止糞便流入水源。土地大小的話,只養雞鴨鵝彘,十幾畝地就夠了,羊牛馬需要的地方大,這你們更有經驗你們決定。”

“期間安排新人員的時候,順帶尋找懂水性、架船、造船的人手,在開荒農耕和養殖場解決後,需要在長安渭河邊上選個位置建個造船廠,開始試製大船。”

聽到李寬還是想造船去往流求,平陽公主有些焦慮,看了看柴紹,卻見他沒有說話,只是微微一笑用手握緊了平陽公主的手。

李寬看到兩人的樣子,嘴角一撇心裡大喊:“又t撒狗糧!”

“好了,寬兒不打擾姑姑和姑父繼續溫情了,該說的都說了,記得有空差人到我房內取圖紙,沒我事了,告辭!”

聽到李寬的打趣,平陽公主炸毛了。

“你這小屁孩懂什麼溫情,你給我站住!”

但李寬卻越跑越遠直到沒了蹤影,並不是平陽公主抓不到,這只是家人的打鬧,沒必要認真。

平陽公主看著消失的身影,怒容漸漸消失,盯著李寬消失的地方失了神。

多年的夫妻,柴紹明白她的擔心,溫柔的安慰說:“秀寧,不要擔心了。寬兒的聰慧就連朝堂上都沒幾個能比的過,他的安排都是有計劃,肯定也將風險解決了。”

“夫君,秀寧知道寬兒的聰慧,可他想到流求的原因肯定不是像他說的那樣,秀寧總覺得他只是想離開長安,離開大唐。”

“你又不是寬兒,你怎麼知道他是這麼想的?”

“夫君,你可不要小看女人的直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