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2章 秘卷(三) (第1/1頁)

加入書籤

王萬志隨著一道光芒在天空消失之後,擔心息靈帶人馬反撲回來,朱老伯他們即刻離開泰阿山,沿著去霓河岸的山路疾行。

莫江暫時擱淺復仇的想法,計劃和焦龍一起隨柳孟餚出征。

衲摹衍呶、伯母、甑氏母子仍等在隨著雪災的降臨而行將廢棄,如今漸有生機的泰阿碼頭。泰阿,原名為大阿,後來大字被誤寫為太,再後來就成了泰字。大阿山一帶遠古時期是朗逸國的司幽城,朗逸國末代國王帝俊生三子,太子中容為都城中容城城主、次子晏龍為司幽城城主、三子帝鴻為霍啟城城主。中容即位不久, 帝鴻與晏龍反叛,改城為國,新國王打敗帝鴻,霍啟城城主帝鴻攜家小逃亡青丘國,帝鴻死後,青丘國國王助帝鴻之子白民反攻下霍啟城,改霍啟城為白民國,至此進入三國鼎立的後朗逸國時期,雖然司幽國與後朗逸國和白民國之間霓水相隔,卻戰爭不斷。在後朗逸國第二任國王時——尫界東土紀元史記載的大擴張時代,青丘國吞併後朗逸國和相鄰的君子國,改國為城,白民國就被青丘國兩面死死鉗住,白民國國君於危亡之際選擇投誠司幽國。可是好景不長,維嬴國和司幽國也淪為黑齒國的一部份——即現在黑齒國出泰扶口城牆(此前可是黑齒國的邊境城牆)直達泰阿碼頭的這片領地。司幽國滅亡之後,被死死夾住的白民國向青丘國獻出領土,與中容城、君子城一起並稱青丘三玉,白民國國都即現在的蒼玉城,至此,朗逸國在分裂近五十年後徹底滅亡。中容城、君子城和蒼玉城在青丘國的統治下得到更大的發展,如今的蒼玉城已成為青丘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與之相反,司幽國被征服後, 黑齒國將宏大的司幽城毀滅成為廢墟,司幽城原是朗逸國別宮,宮殿坐落在泰阿山腳,左右延綿十幾裡,前後四五里,征服者一把火將它燒得乾乾淨淨,據史料記載,大火月餘不絕,僥倖沒被屠殺的人民也慘遭流放。直到二十多年後,倖存者才在這片都城廢墟上重建起了一個小得可憐的集鎮泰阿鎮。

吞併且毀滅司幽國後,泰扶口城因打通霓河泰阿走廊而有所發展,泰阿碼頭之於泰扶口,有如膜苔碼頭之於扶桑城。但橫旦碼頭的泰阿山成了通往繁華市鎮的最大障礙,殘餘的司幽國流民整合匪幫時常藏匿深山打劫過往商隊,山後的泰阿鎮幾個較大的客棧也都是流民的同夥,他們霸佔著沿路的市鎮經營,並不團結的流民沒有更高遠的比如復國這樣的理想, 幫派之間常常為爭奪地盤或小利而大打出手。儘管泰扶口城城主隨時加大對流民的打擊力度,也常有流民與地方官勾結使得翻越泰阿山商隊也成為最危險的冒險之旅,因商品的來之不易而催高了沿路的物價。雪災降臨,和其它幾個黑齒國碼頭同樣的命運也降臨到泰阿碼頭和沿途幾個集鎮,商行漸漸失去營生而無利可圖,流民幫派相繼消失,有的橫渡霓河,散落蒼玉城等地方繼續生存,有的遠赴海外或在海上作起走私生意來。

據朱崇明老伯說,他的家族是堅守以泰阿鎮為核心的幾個相鄰集鎮到最後的流民集團,雪災不退,生存實在難以為續,便做起了海上的走私生意,到他父親一代已經徹底擺脫流民身份,做起正宗的海上貿易了。可隨著東方國家海上霸權的消失,各種苛刻的海貿條款如雪上加霜,到他這一代,輝煌早已不復存在。昊承海半歲時,他放棄了沒落的海上貿易,經昊少禹介紹成為十巫部護衛首領之一。祖輩時便離開故土的朱氏家族,到朱老伯這代,對泰阿山和司幽國更是陌生,老宅早已隨著司幽城的毀滅而沒入塵土,又在那深埋的塵土上重新生出了許多新興的人家。或許泰阿山的山前山後還有幾座祖墳,但他從未回來尋找拜祭過,也因此,每當朱旦石不聽話鬧事,他便嘆息是祭祠燈滅,祖上不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