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9章 雲上小鎮(一) (第1/2頁)

加入書籤

“姜尚下了一著險棋,卻很精彩,”旁邊桌的兩個客人說道,“國王厄禮舜原本想,兩千精兵不夠的話,派出三千也行。可姜尚不使一兵一卒,就讓十萬角狼大軍在天帝廟前投降了。”

那是我們離開朝陽穀差不多一個月後,姜尚在阿葭蛉徳的陪同下前往霓河對岸的蒼玉城,阿葭蛉徳並不太清楚他們此行,除了當說客和調查神秘人的真實身份外,還有沒有別的任務。其實姜尚也不敢保證能說服國王最得力的將領重出江湖,但自從獲悉泰詣葷並沒聽取建議出兵防守句餘峽谷之後,對形勢的不安迫使他去嘗試。因為柳希凡曾與自己並肩作戰,直到攻下商朝的都城朝歌,他深知柳將軍的雄才大略,也深知非自己而不可能動搖柳氏。兩人打扮成樸實的鄉民,從沿城出發,穿越一個個田園包裹的村鎮或比沿城小一點的城市,他們以為已經離得太遠,當在這個叫雲上小鎮停留的時間,留下姜尚在麵館裡休息,阿葭蛉徳獨自到街上備了些物料回來,聽到這樣的閒聊,才發現,人言比這個世界大多了。

兩人說得繪聲繪色、身臨其境。很多細節都變得面目全非,把姜尚的計策傳得神乎其神,就像一般書家的神話故事,給他們和蚼蚏王的對峙中增添了無數光怪陸離的奇寶法術。其實他阻止國王發兵的原因,只是覺得沒必要大動干戈,自己卻沒多少把握能以謀勝。

“他們對神的理解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阿葭蛉徳笑了笑,小聲對姜尚說,“以為神有數不清的法寶,會移山倒海、騰雲駕霧,大袖一揮就能抖出千軍萬馬來。可真正的神坐在旁邊,他們卻認不出來。”

“我又不是神,”姜尚搖搖頭。

“也對,你要在封神時給自己留個位置,那現在不也是神了?不用把希望寄託在小孩身上,憑我的直覺,那幾個人類走不了多遠,儘管豎亥法師已經派仝袤帶三十勇士保護。”

“你覺得哪個位置適合我呢?”

“非張自然的位置不可,” 阿葭蛉徳突然若有所思,“你對小孩有特別的偏愛呢!想當年,不就是把最高的位置封給了一個小孩嗎?”

“你也相信那些不靠譜的胡言亂語?”姜尚淺笑著給阿葭蛉徳倒滿茶水,“張自然自幼苦修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萬九千六百年。問誰能做到呢?可更難得的不是他修了多少世多少劫,是經歷了那麼多,他還能保持一顆童心,一個初心不變的人,難道不是小孩嗎?不是最應該坐在高位的嗎?”

兩個客人聽到了隻言片語,輕蔑地笑了笑:“二位覺得神應該是什麼樣子?哼!姜子牙?我還原始天尊呢!哈哈。到是真正的神就要來了,你們要看看什麼樣嗎?”

“了凡住持?”阿葭蛉德轉頭問。

“當然是了凡住持啦!”一個客人看看灰頭土臉的姜尚,“住持明天就會抵達我們雲上小鎮講法七日,不聽呀!是你們的遺憾嘍。我們二位就是從舊鐵匠鎮追隨而來的,已經跟了兩個鎮子。”

“下一站囂名、湯水、菅蕙村……河口鎮,直到黑齒國的王城,”另一個補充道,“他們每到一處就會講法七日七夜,追隨者越來越多。”

說話間,屋外街上吵嚷起來,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是了凡住持過街了,”有客人邊往店外跑邊大聲喊,整個麵館裡的客人、店小二和掌櫃都湧到街上看了凡和尚,丟下阿葭蛉徳和姜尚泰然自若地喝著免費茶水。

“難說這不是妖言惑眾,”阿葭蛉徳掃視一圈已空無一人的麵館,“也難怪厄禮舜要鑿雍父子明送糧食到扶桑城,暗中調查了凡住持的真實面目,我到希望豎亥法師他們對這個了凡的懷疑不是真的,那你對未來的擔心也就多慮了。”

“我們就沒必要走這一趟?”

“當然,不會有戰事發生,與你並肩作戰過的柳將軍也無須重出江湖了,憑一人之力,對可能發生的戰爭幫助真的很大嗎?”

“不是對戰爭有多大幫助的將軍,而是可以締造和平的使者。”

“柳希凡?那個能征善戰的將軍,打仗到是叫敵人聞風喪膽,可對和平嘛……”

“他百戰不死,親歷戰爭的殘酷,比朝中那些在溫床裡誇誇其談,動不動就喊打喊殺的官員們更理智,也比那些說書人扇動的義勇鬥士和百姓明白和平有多重要。”

“這也是他戰功赫赫、仕途正如日中天時,毅然退隱歸鄉的原因?可我有一事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不往北邊走近道,過霓河上游段的冥河去蒼玉城,那樣我們或許早就到了,可偏偏要繞著大圈子往南走,再要折反回去得花多少時間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