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5章 夏鮳城(四) (第1/2頁)

加入書籤

“只怕還不止於此,”胡光勇把著王萬志的手指,從扶桑城移過天陷階,幽靈谷,最終定在無跡之境的邊緣,“這份地圖我從小到大看到過很多次,非常熟悉,也讀到過那些歷史。雖然獲得的諸多情報支離破碎,可我似乎看到魔王正在佈下一張巨大的網,我擔心最終會把所有正義的力量全部網進去。”

“從豎亥法師他們的行動方向來看,並沒想到你說的這些,”王萬志把手指從放甕亭反向移動,“如果息靈王以假情報誤導豎亥法師他們去鴻陽塢擒敵的話,龍涎莊卻因為發現大量金子而成為必經的障礙,從而為它不為人知的更大陰謀爭取時間。”

雖然兩人的分析著實讓姜尚倒吸了一口冷氣,但是要雪巫去送這樣計劃性的書信是萬萬不可的,再者,無論是快馬或雪巫,那麼遠的路程,時間上恐怕也來不及了,他只能祈禱豎亥法師他們能像胡光勇和王萬志那樣看出其中端倪,從而作出正確的選擇。

姜尚先離開了,王萬志和胡光勇兩人在書齋噬食文字到天亮。可姜尚並沒有回屋休息,而是急著去見了柳孟餚,把胡光勇和王萬志推測息靈王行蹤的事向他細述了一遍,柳孟餚也認為二人之見十分有理,和姜尚公計議,發急書給厄禮舜,呈請他在肭仂祖危急之時助兵扶桑城。次日,他們趁著清晨涼爽的河風從夏鮳口岸出發,向霓河對岸逆水行進了兩天,上岸時已經入夜,新月如金勾勾著河對面的山脊。

偏上游的上秋不及夏鮳繁榮,也要小很多,由於沒那麼多魚供上秋人捕撈,鎮裡的居民從夏鮳捕魚季忙完回來後,大多遊手好閒,夜市也就比夏鮳熱鬧多了,大街小巷燈火通明,華光異彩,酒肆、飯莊、茶館、藝行等也使上秋之夜增色不少,還有眾多千奇百怪的聲色場所填補著這個小鎮的空虛。他們在一家小飯館用過晚飯後,選一處不太顯眼的臨水客棧落腳,沒有陽臺,窗外依然是比夏鮳狹窄很多的霓河,可以從窗戶遠眺離對岸較近的船隻透出的燈光,像星星閃耀著從眼前緩慢駛過,傳說因為上秋人貪婪,無休止的捕撈打光了河裡的大小魚蝦,水神憤怒,終年不息地攪動河水,使上秋不得安寧。但實際是因為上秋河段藏著很多令流水迴旋的暗灘,河水才會如此憤怒,船隻難行,來往貿易的商隊便靠對岸緩流航行,離上秋非常遠,而上秋,除了停靠在岸邊的幾隻漁船外,冷清得只聽得見風捲過水麵激起的陣陣波濤。

次日,他們從上秋鎮唯一的水航託運處取出自夏鮳運來的兩輛柳孟餚家的私人馬車,分兩隊鑽進卸下所有華麗裝飾後的車廂,簡樸的馬車就離開上秋,往蒼玉城方向行駛,沿途除了偏僻的小村落,幾乎見不到大的集鎮,越往前走,天氣變得越加寒冷,第三天,他們抵達通往河口鎮、蒼玉城和上秋這三條路的交匯處的三岔關鎮時,樹木草叢間隱隱有些銀白的冰凍,夜晚依稀下了些雪,還沒堆積起來就已經融化掉了。小鎮以這三條主路再每條之間相隔一條輔街的交匯處為中心向四周散開,相同建制的三道主門和三道輔門平均分佈在圓形的中心廣場外圍,使它像個迷宮,有些客商往往要等到出了小鎮,才發現自己走錯了方向,六條街道放射狀伸展出去,蛛網般交織的街巷客棧林立,店鋪別具特色,河口鎮的特產,夏鮳的魚和蒼玉城的玉飾分別成了三岔關的經營特色,那建築形式都綜合了三處的特徵。

可現在,以往幽靜閒適的三岔關,大街小巷、客棧旅舍街巷都被從河口鎮方向源源不斷湧來的避難者擠得滿滿當當,大部分拖家帶口、輜重緩行半月餘,也有的輕裝簡束匆匆忙忙趕了七八天路程,才在三岔關找到落腳的地方。不用專門打聽,滿大街巷角落都在傳著鴻陽塢血腥淪陷,申虞公的手下拐腳和番多正帶領百萬兇殘之師南下,龍涎莊不夠倆人塞牙縫、河口鎮不保、朝陽穀不保、沿城不保……整個青丘國都岌岌可危,離威脅最近的河口方向的居民競相渡過霓河逃難。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紛亂,柳孟餚和姜尚的到來無疑使原本焦頭爛額的鎮長舒展了眉頭。畢竟二人的影響力不容小視,鎮長很隆重地接待了他們一行六人外加柳孟餚的四個隨從。狡猾的鎮長一邊在鎮長大院接待稀客,一邊派人暗中在逃難者人群中傳播開來,說是大商人柳孟餚和姜尚特地來資助難民的,要帶他們去蒼玉城避難。難民們正為小鎮日用物資補給嚴重不足而憂心,聽說要去蒼玉城,立即樂壞了,紛紛把鎮長大院堵得水洩不通。鎮長臨時搭了個臺,把姜尚等人請上臺去,姜尚安撫難民,告訴他們拐腳和番多是虛張聲勢的烏合之眾,他們只有區區幾千人,並不像謠傳的百萬之師,不可能引起大規模戰爭,更不可能撼動周圍國家的根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