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6章 聯絡買樓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洋的言語中透露出對公司旗下基金產品的堅定信心和對市場負面聲音的淡定態度。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那些看空看衰的人,不過是鼠目寸光。作為我自己公司旗下的基金產品,我會給予一切必要的幫助和支援,確保它們的漲幅收益不會下降。甚至包括我重新操盤。”

周燕聽後,心中感到一陣輕鬆。她知道,有張洋這樣的股市神人般的老闆在,公司的基金產品的收益就有了最堅強的後盾。

接著,張洋提到了基金的管理費用和申購費用問題,他說道:“關於基金的管理費用和申購費用,我們也應該恢復市場的正常費用。畢竟不是我在操盤了,這既是對社會上普通投資者的福利,也是對我們自身業務模式的合理調整。”

周燕點頭表示贊同,“張董,我會按照您的最新要求,在這兩隻基金產品申購前與團隊一起做好相關費用的調整工作,確保既符合市場規範,。”

張洋點了點頭,對周燕的回應表示滿意。“好,你就先去處理吧,我相信你能夠妥善處理好這些事務。”

“張董,您放心,我會按照您的要求,認真處理好每一項事務。”

張洋微笑著點了點頭,目送周燕離開辦公室。

隨著周燕的離去,張洋獨自坐在寬敞的辦公室中,目光落在銀行賬戶上那串令人矚目的數字——54.63億。這是他用自有資金申購自己操盤那兩隻基金所得到的分紅,每一分都凝聚著他的智慧與汗水。看著這些冰冷的數字,他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張洋深思熟慮後,意識到隨著洋琳投資公司和洋琳基金公司的不斷壯大,以及未來可能涉及的更多投資參股或收購專案,他目前在兩家公司之間兩頭跑的工作模式已經顯得捉襟見肘,十分不便。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管理公司事務,他決定購買一棟屬於自己的辦公大樓。

這棟大樓不僅能提供一個集中、穩定的辦公環境,減少他在不同地點之間奔波的時間,還能為公司未來的發展預留足夠的空間。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更多的員工和部門將需要更多的辦公空間。擁有自己的辦公大樓,可以確保公司能夠按需調整辦公佈局,滿足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

張洋確定買樓以後,拿起電話撥通了渝城集團總裁王啟明的電話,渝城集團作為有國資委的背景,在本地深耕多年,作為總裁的王啟明顯然有著豐富的人脈和資源。

嘟嘟······

“喂,你好,是張總啊?”電話接通後手機那邊響起了王啟明的聲音。

“王總,打擾了,在忙沒有?”張洋熱情地問道。

“不忙,張總,有什麼事情嗎?”王啟明回應道,聲音中帶著幾分好奇。

張洋微微一笑,直言不諱地說:“我想跟你打聽一下,最近市場上有沒有合適的辦公大樓出售。我打算買一棟,作為我們洋琳投資公司的總部。”

王啟明一聽,立刻來了興趣。渝城集團在山城深耕多年,作為總裁的王啟明在地產界也有著廣泛的人脈和資源。他思索了一下,說:“張總,你對辦公樓有什麼具體條件,我幫你問問身邊的地產界的朋友。”

“好的 謝謝王總了。位置在市中心,最好靠近在地鐵的附近,電梯最少要有六個電梯。其他的的,暫時沒有了,如果可能的話,希望周邊的配套設施完善一些,比如有不錯的餐飲店和便利店。”張洋詳細地描述了自己的需求。

王啟明聽後,點了點頭說:“明白了,張總。市中心、地鐵附近、六個電梯以上,以及周邊設施完善。這些都是很明確的要求,我會幫你留意並詢問一下。等會兒我就聯絡一些地產界的朋友,看看是否有合適的辦公樓源。”

張洋感激地說:“那就麻煩王總了。”

“不客氣,你可是我們的財神爺,互幫互助嘛,你幫我們管理的資金年底多分點錢就好。”王啟明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

張洋聽後哈哈大笑,回應道:“哈哈,王總,你才是我的財神呢。放心,我會竭盡全力做好資金管理工作,確保每一分錢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年底的分紅,我保證不會讓你失望的。”

結束通話電話後,王啟明立刻開始行動起來。他深知張洋對辦公大樓的需求緊迫,且條件明確,因此不敢有絲毫懈怠。他迅速翻出通訊錄,開始聯絡在地產界有深厚人脈的幾位朋友。

“喂,老李啊,我這邊有個朋友想買辦公大樓,位置要在市中心,靠近地鐵,電梯數量至少六個,你那邊有沒有什麼合適的房源啊?”王啟明開門見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