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68章 引領太陽之路徑(4K) (第1/3頁)

加入書籤

世界的末日會是一副怎樣的場面呢?

阿尼姆斯菲亞曾私下裡幻想過世界毀滅的場景,不過他在世界毀滅的第一步,世界之上就栽了跟頭。

人類所言的世界究竟是什麼呢?

愛情?家庭?國家?社會?生態圈?

又或是地球,太陽系與宇宙這樣的宏偉尺度。

愛情的破滅,家庭的碎裂,國家的崩潰,社會的消失,生態圈的滅絕與地球、太陽系乃至宇宙的終結。

其上的哪一點最符合世界末日的概念呢?

愛情與家庭乃至於國家的災難雖然的確能夠近乎完全改變某人那一日日日復一日的日常,但在阿尼姆斯菲亞看來,至少在他的視角下私以為,這三者都至少還算不上“世界末日”的層次。

而人類社會的消失在阿尼姆斯菲亞看來雖然的確是不可忽視同時更不可接受的情形,但仔細反思過後阿尼姆斯菲亞發現,人類的社會的消失之所以在他的眼中不可接受也只不過是因為阿尼姆斯菲亞見識過並享受著“社會”這一產物。

而對於更原始的人類來說,社會這種東西也不過是可有可無,甚至是根本都沒有預想到其存在的事物。

既然如此,又何談世界的末日呢。

以上的種種,最終引來的結局也不過是個人的末日罷了。

縱使屈原投江以身殉國,更多的人也依舊選擇了臣服在侵略者與征服者的腳下。

縱使人類恢復到茹毛飲血的狀態,那些放棄往日驕傲的人類也依舊能像動物般存活。

世界的末日並非它們。

真要說起“世界”的末日,最起碼也應該是生態圈的毀滅這種級別了吧。

蓋提亞的人理燒卻就能夠算得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不過,茫茫的星海之中誰又能夠確保,生活著智慧生命的星球只有這顆銀河系中算不上大也算不上小的地球呢?

也許真正的世界末日,只有宇宙到達熱寂,大撕裂或是大坍塌到達的那日才算吧。

不過對於阿尼姆斯菲亞這個渺小而又愚蠢的生活在地球之上的人類而言,生態圈毀滅級別的災難便已經足夠滿足他對於世界末日的定義了。

曾幾何時躺在病床之上的他還幻想,或是妄想著能夠看到末日來臨的那一刻。

現在想起的話,阿尼姆斯菲亞當時所想要看到的其實根本不是“世界末日”本身吧。

所謂希冀於見到末日的來臨,只是當時的阿尼姆斯菲亞根本沒有預見到“末日”將會來的如此之快。

而阿尼姆斯菲亞想要的也根本不是目睹末日,而是能夠目睹在他預料中至少千百年後的末日。

注意,重點應當在千百年後之上,而非世界末日,

事到如今,阿尼姆斯菲亞也才能夠勉強肯定,當時的他只不過是渴望著再多像常人般思考,生活幾日,乃至幾年罷了。

至於這個結論究竟從何得知————————————

阿尼姆斯菲亞抬頭看著碎裂的天空與不斷從裂縫中侵蝕而下,宛如水銀般流淌著的月之光芒,隨後皺緊了眉頭。

空氣的的稀薄程度已經抵達了人類能夠呼吸生存的臨界點,而之前不斷轟擊在赫拉克勒斯巨大身軀之上的箭矢此刻則乾脆化作了綿延不絕的銀色河流沖刷著他的靈基。

哪怕是一發來自於那位月之女神的箭矢都足以擊穿地殼或是夷平山峰,更不要說此刻早已綿延不覺得月之河流。

看似赫拉克勒斯在毫不作為的呆扛著來自於露娜的攻擊,但阿尼姆斯菲亞卻因此更加體會到了赫拉克勒斯的強大。

也讓他更加堅信了之前的赫拉克勒斯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麻痺那位在天空之中默默注視著一切的“明月”。

自大也好,自信也罷,赫拉克勒斯的確有著媲美於神明,甚至於勝於神明的能力。

僅僅是感受一下來自於月之女神的攻擊的餘威便能夠得知其攻擊究竟有多麼的恐怖了。

從赫拉克勒斯身上流淌下來落入海洋當中的水銀般的月華凝結成了一道道近似於阿尼姆斯菲亞使用天體魔術所鑄造出的烏拉諾斯之槍,彷彿結晶的金屬般在海面下不斷地生長著,並向下綿延出了數十公里。

放眼望去,阿尼姆斯菲亞所處的這片海域都在月華的衝擊下逐漸凝固起來。

或者說,被月光所侵蝕。

在迦勒底的素材庫當中有著一種名為傳承結晶的珍貴素材的存在。

其誕生的原因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